电子报
电子报

疑难词语辨析

 “前苏联该加不该加这是个老问题从语用实际看前苏联宜“一刀切”,简单地肯定或否定都不恰当。

我们认为前苏联的使用有三种情况

一、绝对不能用。在苏联存在的1922年到1991年期间苏联前苏联会产生语义矛盾“l941年前苏联遭到德军入侵之类的说法是错误的。

二、可用可不用。在苏联解体之后前苏联模式、前苏联经济、前苏联电影、前苏联作家、前苏联歌曲等词语时,“字加不加意思差别不大。

三、非用不可。苏联解体之后曾经属于苏联的国家和地区独立了这时再用苏联来称呼它们就必须加”,只有前苏联国家、前苏联地区等表述才能说明它们属于苏联的历史已经结束

绝对不能用而用必须要用而不用都是错误的。这两种情况的出现的次数相对较少。语用中大量的是可用可不用而用的情况这不是对不对的问题而是好不好的问题在保证表达的清晰与准确的基础上让可用可不用的前苏联”“退出江湖。我们认为这一选择是合理的符合语言发展的规律。

选自《咬文嚼字》2006年第4期


“流金岁月”与“鎏金岁月”

问:央视电影频道有一档节目叫“流金岁月”,请问“流金”是什么意思?可否写成“鎏金岁月”?

——上海 叶晓君

答:有一个词叫“流金铄石”,语出《楚辞·招魂》,比喻天气极热能使金石熔化。流金,金子高温熔化后的液体状态,这时金光闪闪辉煌夺目,人们因此用“流金岁月”比喻辉煌的时代。“鎏金”同“镏金”,指把溶解在水银里的金子涂在器物表面,以作装饰。“流金岁月”的“金”,是熔化了的纯金;“鎏金岁月”的“金”,是涂在表面的金汞合金。就形容岁月的辉煌程度而言,两者还是有一定区别的。

选自《咬文嚼字》2008年第6期


“放手一搏”,还是“放手一博”?

问:我是一名老校对,最近在读校样时,遇到了一个困惑:“发展经济,改革开放。就是需要放手一bo的勇气。”是“放手一搏”还是“放手一博”?请姚博士告诉我正确的用法

——北京 潘森林

答:倾向于用“放手一搏”。搏,左边是“扌”,表示的是身体的一种活动,即相互对打,如“肉搏”“拼搏”。“搏”本是指双方身体的争斗、扭打,可以比喻奋力斗争和冲击。“放手一搏”就是解除顾虑和限制而大胆地搏击,表现的正是一种勇气与决心。博,本指古代的一种棋戏,后来泛指赌博。“博”主要是运筹、运气等的比拼。

选自《咬文嚼字》2009年第1期


“出乎……意料之外”

  问:近日阅读某语文杂志,发现其中有这么一个句子:“县长这一举动,实在出乎乡长和村长的意料之外,乡长慌了,村长急了……”请问“出乎……意料之外”算不算一个语病?

——湖南武冈市 黄启龙

答:“出乎……意料之外”一类的说法,虽不合逻辑,但还是可以成立的,不宜判为病句。

这是一个老问题,语言学家吕叔湘、朱德熙先生在其合著的《语法修辞讲话》“表达”一讲中曾专门讨论过。他们说:语法不是逻辑。“有些话虽然用严格的逻辑眼光来分析有点说不过去,但是大家都这样说,都懂得它的意思,听的人和说的人中间毫无隔阂,毫无误会。站在语法的立场,就不能不承认它是正确的。……又如‘在我没来北京以前,我以为一定会很冷’,既然‘没来’,就谈不到‘以前’、‘以后’。应该说‘在我来北京以前’才对,可是多数人愿意加上个‘没’字。”他们认为:一般地说,语法要服从逻辑,但有些说法是“习惯语”,“习惯语是不容许分析的,并且是不容许援例的”。“出乎……意料之外”就属于这一类的“习惯语”。

选自《咬文嚼字》2009年第1期


误用“每每”

“常见到一位文化名人,每每写来便笺时,多用过期台历或旧信封,至今如此。”这是2009年2月11日《人民日报》副刊《请退信封》一文第三节末尾的一段话。

“每每”表示同样的事情发生多次,跟“往往”相同,用于事情、动作或做法等。例如:他上下班每每骑自行车,只是刮风下雨才乘公交车。还如:他们常在一起,每每一谈就是半天。而上引句子中“每每写来便笺时”,把“每每”用于“时”,是说不通的。实际上,这个“每每”应为“每次”。

“每每”与“多”词义相近,所以可以用“每每”替代上述句子下半句中的“多”,而将这句话改为:“常见到一位文化名人,写来便笺时,每每用过期台历或旧信封”。另外,这句话开头的“常见到”三字宜删,也可改用“有”。

选自《咬文嚼字》2009年第10期


水蒸气—蒸气—蒸汽

“水蒸气”不能写成“水蒸汽”;“蒸气”也不同于“蒸汽”。

“蒸气”是泛指,液体或固体(如,水、碘、汞、苯)因蒸发、沸腾或升华而变成的气体,都叫“蒸气”,使用时前面要加上与之相关的事物,如:水蒸气、苯蒸气、汞蒸气、碘蒸气。

“蒸汽”是特指,是水受热所变成的水汽、气态的水。“蒸汽”特指水的蒸气,义同“水蒸气”不能写成“水蒸汽”。“蒸汽”运用比较自由,它既可以作为语素同别的语素结合成词,如“蒸汽机”“蒸汽机车”,也可以单独成词,如“蒸汽洗车”“蒸汽的温度……”

选自《小学语文》2008年第5期


“望其项背”与“望尘莫及”

下列例句,皆见之于公开发行的报刊:

他的特立独行,只能让模仿者望其项背。

该俱乐部雄厚的财力令其他球队望其项背。

中国人的敢想敢干连西方人也要望其项背。

这些将“望其项背”当成“赶不上”的用法都是错误的。

“望其项背”也作“望其肩项”“望其肩背”,源于“项背相望”。

《后汉书·左雄传》:“监司项背相望,与同疾疢(chèn,热病,泛指病),见非不举,闻恶不察。”李贤注:“项背相望,谓前后相顾也。”前后相顾者,相距并不遥远,绝非可望而不可即。“项背相望”因而还用来形容人多拥挤,连续不绝。如明代刘基《宋景濂学士文集序》:“海内求贤文者,项背相望。”梁启超《爱国论》:“不观夫江南自强军乎,每岁糜巨万之饷以训练之,然逃亡者项背相望。”

可见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距离其实是很近的。因此“望其项背”表示的是赶得上或比得上。说“模仿者望其项背”,岂非是说模仿者赶得上被模仿者吗?

其实上面几个例子中都应用“望尘莫及”。“望尘莫及”的意思是:只望见走在前面的人带起的尘土而追赶不上,比喻远远落后。“望尘莫及”恰好是“望其项背”的反义词。

如果一定要使用“望其项背”表示追赶不上,那么必须用在否定式中。或者在它前面加上否定词“难以”“不能”“不敢”等,如“他的特立独行,让模仿者难以望其项背”,“该俱乐部雄厚的财力令其他球队不能望其项背”,“中国人的敢想敢干连西方人也不敢望其项背”。或者用反问表示否定,如:“模仿者怎能望其项背?”“其他球队哪能望其项背?”“西方人岂敢望其项背?”

总之,表示距离远、赶不上的是“望尘莫及”,表示距离近、赶得上的是“望其项背”。要用“望其项背”表示赶不上,就必须使用“望其项背”的否定格式。

《咬文嚼字》2009年第2期


“界限”“界线”辨析

 “界限”“界线”是一对同义词,其读音、词性完全相同,且都具有作主语、宾语、定语等句子成分的语法功能,因而,一些人往往忽视其不同之处,不加辨析地使用。其实,二者是有区别的。

一、词义有同有异

“界限”“界线”都具有表“不同事物的分界”的义项,即在用于表述“不同事物的分界”的意思时,二者相通,可以任意使用。但它们还具有各不相同的义项。“界限”有“尽头处”“限度”之义。如①“这些人利令智昏,他们的私欲是没有界限的。”“界线”既指“某些事物的边缘”,又用来指“相邻地区(部位)分界的线”。如②“截至目前,全国共勘定县级界线三万多公里,其中新疆的勘界工作已基本完成。”(长江日报》1995年9月19日《解决地界争议的根本之路》)不难看出,①②两句中的“界限”“界线”是不能互换使用的。

二、适用对象有别“界限”所适用的对象一般是抽象事物;“界线”所适用的对象往往侧重于具体事物。如③“市场法制不健全,监督管理机制滞后,经济活动中的是与非、合理与不合理、合法与不合法的界限不分明。”(《半月谈》1993年第18期《反腐答疑录》)④“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鲁迅在和“蟋蟀们”告别时的立足点还在百草园,时间界限还在进书塾以前。(《语文知识》1993年第12期《浅议过渡段的划分》)例句③、④中的“是非”、“理”、“法”、“时间”等是名词,表抽象之物,所以用来表示其正误、合悖、前后等分界的词语是“界限”。⑤“一般而言,公事目光的位置以双眼为底部界线,到额头中部止。这种位置的目光表示公事公办,不含感情色彩,多用于外交谈判、生意谈判等严肃的场合。”(《长江日报》l995年12月15日《人际交往中的目光运用》)⑥“分快慢班,为了服人,只能根据学生的成绩,而学生的成绩并非明显地分成‘好’与‘差’两大类,通常是呈阶梯状分布,各档次都有。那么以多少分作为快慢班的界线呢?”(《中国教育报》1995年6月19日《分快慢班行不通》)例⑤中,“目光的位置”指的是人脸庞上一个可观视、可触及的实实在在的区位;例⑥中用来分快慢班的是一个具体的分数,这个分数供操作时使用。二者都是客观存在的具体之物,故表示其分界的词用“界线”。

《咬文嚼字》合订本


“如何”与“何如”

“如何”与“何如”,是古今汉语中使用频率都比较高的两个词。在句子末尾,它们往往同义。例如:“你先试验一下,如何?”“如何”可以换作“何如”。然而在句首,情况就不同了。例如:“何如向诗中寻梦做呢?”(刘大白《旧梦》)若是换作“如何”,那就大异其趣了:“何如……”是表示不如向诗中寻梦做,是提出建议;“如何……”是表示怎样向诗中寻梦做,是询问方法。用反问的语气表示

不如,“何如”的这一用法是“如何”所不具备的,因而出现了微妙的差异。

钱钟书先生对此早有揭示:“‘何如’‘如何’无殊也,故‘不去如何’犹‘不去何如’,均商询去抑不去耳;然‘何如不去’则不当去而劝止莫去也,‘如何不去’则当去而责怪未去矣。”(《管锥编》170页)

  香港《明报月刊》1992年10月号曾刊登丝韦的一篇文章,题为《何如一醉便成仙──杨宪益、戴乃迭和酒》,刊出时“何如”误作“如何”。事后作者提出异议:“‘如何一醉’是科学的探索,‘何如一醉’是美学的欣赏,含义不同。”十分中肯又耐人寻味。

选自《咬文嚼字》合订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