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有关新闻摄影的两个问题

一、摄影记者在突发新闻中的应对(作者:骆永红——《京华时报》图片总监)

    突发新闻是媒体竞争必争之地,许多摄影记者从中得到锻炼并“一战成名”,这其中有一些规律可循。

  如何第一时间到达并突破最为关键的就是获取有价值的线索,这是应对突发新闻的起点。

  线索一般分内线和外线两种,内线主要是来源于突发事件的处置部门,比如说110,119,120,999,一般是记者单线联系。另外一种就是24小时开通的报料热线;当然也有一些职业“报料人”跟记者建立长期合作;交通广播也是线索监控的一个方面。

  获得线索后,如何抵达现场成为采访能否成功的关键。有时候,能否第一时间到比技术素质更重要,再好的光影构图,没有第一现场也是惘然。三次获得普利策新闻奖的斯坦利福曼把他的成功归结于对所在城市的了如指掌,在他手上有两个法宝,第一个是无线监听器,另一个就是城市地图。他说无线电(包括交通讯息)可以提供第一手资讯,城市地图可以让你最快的时候抵达现场。如果是出国采访还必须考虑签证、机票、采访地的租车和向导等问题。

  抵达现场以后如何突破?进入现场一般有几种方式:第一是亮明身份,在省会以下的城市,可能受限相对少一些,出示记者证以后就可以进入现场。如果受的限制较多,就要采取另外方式,比如化妆,以消防人员、宣传干事、救护人员等身份进入,但注意不要触犯底线。还有就是利用熟人,比如说保卫人员,以及报料人,这时候报料人可能就在现场,而且他们还熟悉地形。再有就是寻找希望得到帮助的群体,包括灾难、事故遇难者的家属。

  突发新闻采访只有两种情况,要么获准进入,要么被阻挡。如果被阻挡在外面怎么办?千万不要收起相机,要尽可能瞅准时机按下快门,这样才可能将不利转为有利。

  上图是大安山矿难的照片,当时在现场的记者全部被安置在警戒线以外,而且没有现场光,一片漆黑,只有阻拦的人。我们现在看到一个非常好的光源,它这个光源是哪里来的?这是保卫人员在设置了警戒线以后,阻止记者进入现场采访,把大探照灯对着记者相机的镜头,他们也知道摄影镜头冲光的话照片就拍不成,记者这个时候就顺势蹲下来,用闪光灯把前景曝亮,后面阻挡记者拍摄的探照灯光线正好成为被利用的光源,成为一个好的背景光。如果进入了现场的话,要尽可能避免冲突,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尽可能先给予对方理解,才能换得更多的理解。 另外就是发稿准备。赶往现场时应该配备笔记本电脑和两套网卡。大型突发事件最少需要两到三名摄影记者,有些甚至需要现场设置图片编辑,在现场选择编辑照片,这样在流程上会缩短发稿时间。

  操作理念和手法摄影记者到达新闻现场后,首先要做的事情是记录,并且通过镜头传递有效信息。“摄影记者注重形象中的信息,摄影师注重形象中的视觉感受”,这是美国摄影教育家卡谛斯说的,或许有人认为这一提法过时。就如在视觉优先的媒体时代,我在《京华时报》推行这个信息优先的原则,似乎是在逆势而行,但是我觉得这个和报纸整个编辑方针是一脉相承的。

  《京华时报》是一份典型的市民报纸,总编辑朱德付认为,报纸的成功得益于事件性新闻编辑理念的贯彻,是贴近并且服务于普通市民的结果。作为摄影记者,拍摄读者可以看得懂的照片,更好地还原新闻现场的照片,这是个不变的方向。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避免专业记者在新闻现场过于强调摄影技巧,而疏忽事件本身的信息涵盖。

  但记录有效信息实际上只是第一步。摄影记者与普通拍摄者不同,同处一个新闻现场,他在满足信息需求同时,还得能解决信息阅读时画面的层次、视觉表现力。在新闻现场进行构图布局,目的是更有效地展示和表现好的有效信息,同时满足读者视觉感受上的愉悦或震撼。

  突发新闻采访在手法上有很多共通性,就是通过视觉变化产生不同的阅读感受。

  全景照片可以反映事件的全貌,描写场景,另外还可以展现一个整体氛围。而中景照片可以讲述事件,单独一张照片就浓缩了事件的重要元素,中景照片也是在见报频率最高的形态。特写照片主要是突出某个元素,引发读者共鸣。

  另外在视觉方面还有一些机位变化。仰拍照片可以集中关注度,对视线产生引导,弱化其它元素;可能它会产生一个夸张的效果,但非常引人注目。

  俯视照片,高角度拍摄可以产生对比,另外利用它可以介绍方位,它让信息传达更趋于精准。 广角近距离拍摄照片,一般记者会配16mm-35mm的镜头,图四就是用16mm镜头拍摄的照片,长虹桥辅路坍塌。广角近距离可以避免干扰物,无限的接近和表现主体,但是它造成视觉效果近大远小,产生透视变化,譬如远处的推土机非常小,这要求记者注意不要太夸张以致信息失真。情感与人性的关注,在突发新闻照片中必须包涵。镜头运用包括场景的变化,都是表象,突发事件真正能够引起共鸣的还是人,这是不变的宗旨。人在事件中的变化,他的应对,或者他的受难,才是最能够触动读者的情感、阅读的情绪。一张好的照片,能够让读者生气、愤怒,可以笑,可以哭,但不能让他无动于衷。

  《法制晚报》记者黑克在凌晨三点钟拍了一幅照片,我看了这张照片以后非常触动,这个女孩告诉被困在车里面的朋友,说你要坚持,一定要坚持住。实际上这只有两分钟的过程,记者抓住了最为高潮的部分。

  突发新闻有时转瞬即逝,但有时却是长时间等待的结果。这张《孩儿坠井》,记者就花了六个小时等待现场挖掘。在长时间等待和复杂场面中,记者的思路和冷静尤为重要。他把镜头更多地放在孩子父亲的情绪变化上。如果没有事先思考,仅凭本能反应,没法把这些拍下来。因为现场那么大,如果思路上没有关注父亲可能的情绪变化,你就很有可能站在别的点上,比如仅仅把镜头聚焦在救援,但是《京华时报》记者甄宏戈把镜头落在了情感的关注。

  另外,拍摄手法应尽可能考虑受众的阅读感受。这是突发新闻难以回避的一道坎,因为所报道的一些内容,里面痛苦的东西难以回避。这个矛盾有两个解决途径:一是作为报道,我们为他们做了什么,暴露伤痛的目的是立足于希望解决问题;另外就是尽可能回避脸孔,当然也要尽量不以马赛克的方式来遮挡,它是最无奈的方式,其使用对图片也是伤害。

  二、灾难新闻摄影的自律准则(作者: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王婷婷人民日报社冯华)

    从1842年德国汉堡的火灾废墟图片开始,新闻摄影一直在和灾难题材打着交道。它所拍摄的主题往往是不可预知或不可抗拒的天灾人祸,因其题材重大、冲击力强、形象直观,特别吸引读者关注;它可以触及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也成为当今世界影响最大的新闻摄影大赛荷赛上经久不衰的热点。

  但灾难性新闻摄影报道也存在很多弊端。首先,灾难性新闻摄影报道的传播,存在明显的负面社会影响;其次,在灾难性新闻摄影报道的采编、发表中,极易造成对受害者及其亲属的新一轮伤害;再次,在灾难性新闻摄影报道中,一旦具体真实与总体真实不能统一,出现片面报道,对大局不利。这些弊端能否得到妥善解决,某种程度上取决于摄影工作者的道德水平。

  拍摄:并非离现场越近越好灾难性摄影不同于其他摄影,此中的新闻事件即灾难性事件,新闻人物即灾难性事件的受害者与相关者。当摄影记者接到该类采访任务时,应该本着新闻摄影的伦理道德标准,做好以下步骤,以衡量约束自己的行为。 (一)摄影记者应适时出现,并保持一定的距离在灾难性事件发生后的一些特殊场所,如受害者或受害者亲属的私人领地,进行宗教、传统仪式的场所,以及举行家庭葬礼的地方,摄影记者要谨慎涉足。以下几点,可以作为摄影记者能否出现的思考路径:首先,我所预计拍摄的图片是否有真正的新闻价值;其次,我的出现是否符合新闻摄影的伦理道德;第三,我的出现是否会引起当事人的反感、愤怒甚至仇恨。

  倘若思考的结果是可以出现,那么距离即摄影记者的活动空间,应该以多少为合适?有人认为,在被拍摄对象进行庄严之事或过度悲伤的场合,摄影者应该与被摄对象保持一段庄严的距离。遵循新闻的真实性并不需要记者们抵着新闻人物的脑门拍摄,个人悲哀的无限扩大,无助于受众对整个新闻事件的了解。相反,退一步保持一定的距离,反倒能开辟出独特的新闻视角,揭示更深层次的东西。如由托德·海勒斯拍摄的获得2006年度普利策专题新闻摄影奖的作品《最后的葬礼》。在拍摄过程中,托德·海勒斯的镜头与被摄对象一直保持一定的距离,正是这“一定的距离”使被摄者留下了尊严,使读者读出了感动,使作品拥有了获奖的理由。此类作品还包括2008年第51届荷赛获年度当代热点类三等奖的作品、法国摄影师WilliamDaniels拍摄的《乌干达父亲照料患痢疾孩子》和获年度新闻人物类(故事)三等奖的作品、美联社以色列摄影师OdedBalilty拍摄的《南京大屠杀70周年》等。

  (二)、摄影记者在新闻现场面对不同情况,应正确选择拍摄与否

    1.在灾难性事件发生后的特殊场合能否拍摄?

  印尼海啸——没有公开的照片选择拍摄新闻场景中的典型瞬间体现的是摄影记者的业务素质;而选择拍或不拍,体现的是摄影记者的道德水平。在拍与不拍的斟酌间,摄影记者扮演的是新闻把关人的角色,他面临着对新闻内容的第一次取舍。因为灾难性摄影的特殊性(有时拍摄就意味着侵犯),摄影记者也不可能不落细节,通拍一气。因此,摄影记者应当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当道德规范的条条框框成为自我意识,拍摄与否可以瞬间决定。

2.在灾难性事件余波未平的危急时刻,如海啸后幸存者漂泊海上等待援救时。这些时候能否拍摄?

  摄影记者应该明确一点,人性人道永远高于新闻摄影的职业价值。记者先而为人,次而为记者。倘若此时已有人救援,那么可以拍摄;倘若摄影记者是只身在此,那么救援责无旁贷。

  (三)、摄影记者应采用合适的拍摄方式、拍摄方法拍摄是摄影记者在新闻现场工作中最后且最重要的环节。面对不同的场景,不同的拍摄对象,所采用的拍摄方式、拍摄方法是大相径庭的,但基本是相通的:

  1.注重真实性。某些摄影记者主题先定,部分真实和整体真实无法达到统一,这也是违背新闻真实的行为。2008年第51届荷赛的获奖作品美国摄影师JohnMoore的作品《贝-布托遇刺》以其重大的新闻价值和强烈的现场感获得年度突发事件类组照一等奖,虽然爆炸的场面是模糊的,但并没有影响它的传播价值。 2.尊重被拍摄对象。

  面对生者,需要尊重;面对死者,也是如此。面对残缺不全的尸体或是扭曲变形的尸身,都是不宜拍摄的,除非它具有非同寻常的历史意义和新闻价值。这种时候,摄影记者可以利用一些技巧来拍摄,以替代过于恐怖血腥的原状。如获得第48届荷赛年度最佳新闻摄影奖的《海啸》的拍摄,摄影者阿尔科?达塔突破常规,只把死者的一只胳膊摄入了镜头,可谓独具匠心,使新闻信息和死者尊严两不误,值得同行学习。

  编辑:不能片面强调视觉冲击力新闻摄影工作者不仅包括摄影记者,还包括图片编辑。图片编辑是保证图片再加工顺利完成和传播效果最终实现的关键因素。新闻摄影的道德自律不仅要求摄影记者道德自律,也要求图片编辑道德自律。

  (一)、适时派遣摄影记者灾难性事件很大一部分都是突发事件,图片编辑虽不及做详细的新闻策划,但还是可以进行判断、梳理,以决定是否派遣记者对其进行报道。图片编辑的价值取向、道德水准对整个摄影工作的影响举足轻重。

  (二)、合理筛选图片与摄影记者拍摄与否的思考内容相似,图片编辑的选择一部分体现的是业务素质,即哪张图片最具新闻价值;另一部分体现道德水准,即这张图片是否符合新闻摄影的伦理道德,能不能发表。在灾难性新闻摄影报道中,图片编辑对图片采用与否的道德思考,很大程度上是对图片血腥、恐怖、痛苦因素的判断。

  如今对于这种图片的选择采用,有了新的判断标准:

  是否有可以替代的照片;刊登这张照片的真正价值所在;对受众的影响。

  图片编辑在刊登该类图片时,所要遵循的核心思想是:一定要最大限度地有利于信息的传递,而最小限度地产生伤害。如果这种编辑思想在传播业内成为惯例,就不会出现诸如“恐怖分子的斩首录像”“萨达姆的绞刑录像”之类的图文资料在电视、网络上横行的现象了。

  (三)、合理使用图片图片的使用方式也大有讲究。美国《棕榈海岸邮报》的摄影记者拉达斯·肯尼就被图片编辑的不慎编排所伤害。拉达斯·肯尼因为拍摄关于美国南部新移民不幸生活的照片获得了普利策摄影特写奖。为表庆祝,《棕榈海岸邮报》把一张肯尼获奖时喷洒香槟的照片和他的一张描述新移民家庭孩子们衣裳褴褛的获奖照片,并列排放在头版发表。这让肯尼愧疚难当,不得不辞职。图片编辑的这种并列排放图片的方式必定会让读者去对比两张图片,产生肯尼利用他人不幸谋取个人成功的错觉。 在灾难性新闻摄影报道中,图片编辑应该把握好“灾难”这一主基调,合理使用图片:

  1.在版面的安排中,同一版面的内容要保持主基调一致。灾难性新闻摄影图片以及相关内容应避免与娱乐、休闲等较轻松的内容排放在一版内,对开的版面最好也能与主基调和谐。

  2.在图片的搭配使用中,并列或上下位置的图片保持主基调一致。

  3.图片的注释或所配消息的语言,宜庄不宜谐。

  4.刊登该类图片的版面颜色、线条、底纹等都要与主基调保持一致。其颜色宜冷色调,忌暖色调;其线条宜简洁沉稳,忌繁杂花哨;其底纹宜大方低调,忌张扬。

  从图片传播效果看道德自律摄影记者和图片编辑的采编工作是为摄影作品最终实现传播效果服务的。传播效果的好坏取决于传播对社会和受众的正面和负面影响的多寡。在灾难性新闻摄影中,有为数不少的摄影作品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暴力、血腥、恐怖或痛苦的画面。这些作品的传播可能会对特定人群造成侵犯或伤害。

  1、对被摄者个人或群体的侵犯或伤害灾难性新闻摄影中的被摄者,多为该灾难事件的受害者。他们在灾难中或流离失所或痛失亲人,心灵和肉体饱受摧残,却因为被记者摄入了镜头,一夜之间成为新闻人物,需要应对公众的聚焦、媒体的包围。灾难和传播,改变了他们的一切。

  2、对全体受众和社会的侵犯或伤害在灾难性新闻摄影传播中,受众被侵犯、被伤害,是一个漫长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如果摄影工作者和大众传媒为了追求视觉冲击力过度拍摄刊登灾难性事件中血腥、恐怖、痛苦的图片。这种传播不仅会干扰受众正常的认知系统,而且会造成感情麻木、阅读疲劳、心理困倦;还会强烈刺激受众的视觉和心理,使人们产生恐慌。久而久之,这种传播会摧毁积极心态、正常认知,形成不健康的看客心理和窥私心理,最终破坏社会整体和谐的心理结构。 此外,这类作品的传播还会导致社会风气不正,不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降低受众的鉴赏能力等等,容易造成新的社会问题。

  3、对新闻摄影工作者的伤害因为自己拍摄的作品受伤害,不得不提到摄影界一个著名的悲剧。原是南非一家小报摄影记者的凯文·卡特在1993年非洲大饥荒时拍摄了《去救济站的路上》一图。强大的舆论和来自个人内心的双重压力使得卡特在获得大奖两个月后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时年33岁。

  就我国目前的具体社会状况而言,摄影工作者进行道德自律是建设负责任的新闻摄影最易实施且最为有效的手段。因此摄影工作者除了应该具备政治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法律素质这些最基本的职业素质外,也应该提高道德修养水平。它是对摄影工作者内心的要求,是和谐健康的新闻摄影的灵魂所在。

  首先,新闻摄影伦理道德应该成为新闻院校的必修课,使未来的摄影工作者在接触专业的最初,就能接受到伦理道德教育;其次,国家有关部门应该制定摄影工作者的伦理道德准则,道德自律是由他律转化、升华而来的;再次,大众媒介应该把摄影工作者的伦理道德系数计入个人业绩的评定中,从客观上促进其道德水平的提高;最后,摄影工作者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原文来自:http://xjz.kids21.cn/xjzxt/sysx/201101/t20110118_5550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