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编辑工作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探析

    1970年美国经济学家阿克勒夫(George Akerlof)提出了信息不对称论(asymmetric information),表述为信息在相互对应的经济个体之间呈不均匀、不对称的分布状态。这种状态,在编辑选题策划、组稿和审稿的各个环节中都有所表现。本文拟运用“信息不对称”原理,分析透视编辑工作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并找出解决办法。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简述

  信息不对称的概念是微观信息经济学研究的一个核心内容,源于1970年提出的“信息不对称论”,指“市场上买卖双方各自掌握的信息是有差异的,通常卖方拥有比较完全的信息而买方拥有不完全的信息”。信息不对称理论用来说明在不完全信息市场上,相关信息在交易双方的不对称分布对市场交易行为的影响,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市场运行效率问题。信息不对称简单讲就是“我知道,你不知道”。

  信息不对称的产生既有主观方面的原因,又有客观方面的原因。主观方面,不同的经济个体获得的信息不同,而不同信息的获取又与他们各自获取信息的能力有关。客观方面,经济个体获取信息的多少与各种社会因素有关,其中社会劳动分工的发展和专业化程度的提高,行业专业人员与非专业人员之间的信息差别越来越大,社会成员之间的信息分布将越来越不对称。传播学里的“知识沟理论”也可以看作是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

二、编辑环节中的信息不对称

  编辑总是处在信息时代的“信息前沿”,既是信息的接受者、使用者,又是信息的加工者、制造者、传播者。由于各种原因,编辑出版工作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信息不对称”的现象。

  1.编辑与信息源间的信息不对称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产品的类型不断增加,各种载体呈现的信息浩如烟海。这种情况下,编辑与海量信息源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信息不对称”。具体表现在:一是浩瀚的知识与编辑自身掌握的知识之间的不对称。图书期刊面向的往往是一个跨度较大的读者群,编辑的知识结构要适应众多读者的需要,否则编辑在信息的选择和加工过程中就会出现很多的误区和盲区。二是大量的新信息与编辑所掌握知识之间的不对称。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科发展日益细化和交叉,学科、概念、知识快速更新,层出不穷。而编辑自身接受新信息的能力往往显出明显的不对称性。三是非本土信息与编辑把握能力的不对称。因为语言上的障碍,国内许多编辑在获取国外各学科的信息上总是存在着一定的困难。此外,在某些领域,国外的发展速度比国内快也是造成信息不对称的原因。

  2.编辑与作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由于编辑与作者的工作岗位不同,他们所掌握的信息也不一样,两者之间也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现象。编辑的任务是完善作者的论文,通过传播媒介的检验将作者的创作作为精神食粮贡献于世。编辑考虑得更多的是图书期刊的策划重点、审稿标准等问题。从文稿的角度看,作者对事物的认知全面、具体、深入、细致,而编辑却注重宏观层面,注重条理性、层次性和严密性。在作者的认知领域内,编辑可能不像作者了解得那么全面、具体、深入、细致,但编辑有可能是个超越作者认知领域的“杂家”。从这一方面来说,编辑和作者之间也存在着信息的不对称性。编辑与作者之间的这种信息不对称会给双方都带来差距。作者可能因为不了解出版社的策划意图、出版风格等,所投稿件内容、形式不符合发表要求,致使投稿命中率低;另一方面,编辑因为没有掌握关于作者与稿件足够的信息,致使评判失误或加工稿件时效率低下,甚至可能与作者产生矛盾。

  3.编辑与读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从信息角度看,编辑与读者之间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不对称现象。一方面,编辑在选题策划时虽然会进行一些市场调查,对读者需求、市场状况进行一些了解,但是编辑不可能完全了解读者的需求。当读者的阅读倾向和阅读趣味形成一种阅读“热点”时,他们所代表的阅读需求便是一种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能够左右图书期刊的发行。另一方面,读者阅读图书期刊等出版物,往往是为了满足自己特定的阅读需求,他们对编辑的意图、择稿标准、指导思想等问题并不关心,所以信息在这里也呈现出明显的不对称。

三、改变信息不对称的对策

  针对信息不对称现象,研究相应对策,降低由于信息不对称给编辑出版工作带来的负面影响,应该引起编辑的高度重视。

  1.提高编辑吸纳、处理信息的能力

  编辑要提升自身的信息吸纳、处理能力。一是提高信息采集的能力。信息社会具有“海量”信息,如何从“大海”中寻找自己需要的那“一滴水”,就需要编辑学会使用相应的搜索引擎,从互联网或者内部局域网寻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例如,比较熟练地使用谷歌、百度等常用的搜索工具,比较准确地归纳关键词。同时,利用各种工具书、参考资料,搜寻可用信息。二是提高识别信息的能力。编辑对信息资料要具有特殊的感受力和识别力,善于从别人看来已是司空见惯、微不足道的现象中去捕捉最新的、最有价值的信息。三是提高信息的筛选、重组能力。通过使用搜索工具获取的信息,不一定全部是所需要的信息,这就要求编辑对收集来的信息进行筛选重组。编辑要根据自己的需要,确定哪些信息是正在寻找的信息,这些信息哪些部分又是最最需要的。然后再把经过筛选后的信息进行重新整合,形成有效的信息源。

  2.培养与读者、作者进行有效沟通的协调能力

  编辑与读者、作者之间本来就存在很多信息的不对称,如果沟通不及时或沟通方式不当,必然无法加深了解,达成共识。因此,编辑必须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一方面,要深入各方面、各层次的读者群,及时获得读者提供的反馈信息,了解他们的需求,努力为读者服务,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要。另一方面,加强与作者的交流,让作者了解编辑的策划组稿思路,出版社的出版风格,同时编辑也可以在沟通中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写作重点,等等。在沟通中,逐步实现编辑与作者了解彼此的意图,达到信息的平衡。

  3.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有效的信息传递

  有效的信息传递与交流将有利于改变信息的不对称现象。建立有效的信息传递机制,能够保证信息在传播过程中不受或者少受负面干扰,使信息在传播过程中的损耗降到最低。

    一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组稿环节的便捷性和交互性。例如:根据某个组稿计划,编辑可以通过网上浏览,查找到合适的作者,进而找到其Email或者QQ,给他发送电子邮件,进行约稿,然后利用QQ、MSN的聊天功能,与作者进行细部沟通,保证组稿要求得到迅速贯彻,组稿计划得到及时落实。作者写好的稿件,通过网络发送给编辑;如果编辑对稿件有什么意见或建议,再通过网络传递给作者,作者就能按照编辑的要求进行一次甚至多次的修改,使稿件符合编辑的要求。

    二是充分利用期刊自办网站实现编辑、读者和作者之间的交流互动。通过网站,读者可以了解到期刊的动态,阅读到精品文章。作者可以了解到期刊的发稿计划,进行有针对性的网上投稿。例如,中国金融出版社所属期刊就将编辑出版的刊物都放在网上,有刊物的介绍、投稿指南和每期的全部目录、部分重点文章。作者可以将自己撰写的稿件,直接发送到具体负责这个栏目的责任编辑的信箱中,从而大大提高了投稿的针对性、时效性,有效地解决了期刊编辑与作者、读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三是可以不定期举办各种专题研究的“网上笔会”,不同题材的“编辑约稿会”和“编辑部吹风会”等,以加强编辑、读者、作者三方的沟通。(作者方平单位: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金融研究》编辑部)

 

原文来自: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3329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