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网络时代,怎么做记者?

如今已经很难有传统媒体记者不上网了,但这不等于说传统媒体记者都具备了网络素质或者已成为网络时代的合格记者。笔者最近在某个平面媒体开办关于网络新闻业务的讲座时作了抽样调查;每星期上网平均一小时以上(普通网民标准)的记者不到80%,能够利用网络在线采访的记者不到50%,在网上开有个人网站或博客、播客的记者不到10%,还有个别老同志认为,自己的工作基本上与网络无关。可见目前传统媒体记者的网络素质并不乐观。

    网络时代,传统媒体记者应具备哪些网络素质呢?

    在线采访

    20世纪90年代,随着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在线采访开始在美国出现。在线采访,又称计算机辅助报道(Computer Aided Reporting,简称CAR),是一种借助在线服务进行新闻采集或借助公共或私有的数据库进行数据收集与分析的采访方式,不仅广泛应用于网络媒体记者而且也应用于传统媒体记者。它借助互联网强大的搜索引擎和超链接的方式,利用E-mail、QQ、MSN、博客、播客、新闻组等即时通讯工具在网上寻找新闻线索;进行新闻访谈;查询背景资料;查证新闻事实。在线采访具有新闻素材广泛,背景资料丰富,能够打破时空界限,方便快捷全面等特点,大大提高了新闻采写的工作效率和新闻竞争力。事实上在许多传统媒体中,能够熟练运用各种网络工具的记者,在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数量上都比不常上网的记者略胜一筹。当然,在线采访并不能取代实地采访,同时,在线采访中要注意多作比较,辨别真伪,防止虚假新闻。

    多媒体报道方式

    学会用多媒体方式报道新闻是网络时代的必然趋势。网络媒介与传统媒介不是一个谁取代谁、谁颠覆谁的关系,而是一个互为补充、互相渗透,共生共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最终走向融合媒介(convergence media)。如美国论坛公司除了拥有著名的《芝加哥论坛报》外,还拥有多家电台、电视台和新闻网站,论坛公司打破了各种不同媒介的界限,组建了多媒体新闻编辑部门,把不同媒介内容产品的生产拿到一个技术平台上去策划、组织和生产,然后再由下属不同的媒介去传播。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Andrew Nachison把这称之为“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融合媒介促进了融合新闻(convergence joumalism),记者再也没有传统媒体文字、摄影、电台、电视等明确分工,而是那种既能写又能摄,而且掌握网络和计算机技术,“通过文本、视频、音频和交互式图形来传递信息的记者,那种能与读者互动的记者。”而只能从事单一的媒介报道形式的记者很难适应网络时代的需求。融合媒介和融合新闻改变了传统新闻业务固有的管理方式和工作流程,它既需要精通各类媒介并擅长整合传播策划的编辑人才;又需要能够熟练运用多种技术工具进行多媒体报道的全能型记者。

    新闻观念更新

    网络传播给人类带来的不仅是一种新的传播工具,而且是传播领域内一场深刻的革命。网络媒介不同于传统媒介的许多特性,给新闻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如网络传播的时空压缩性使网络时代的记者更注意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实时性、培养出更多“全天候”记者,实现“我见即你见”,为公众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新闻服务;网络传播的海量性和丰富性使网络时代记者的工作重点“从提供转向选择”,他们不仅要告诉人们发生了什么,更重要的是要告诉人们新闻背后的故事,以及对新闻事件的评价和分析,促使记者提高业务水平,写出更多受欢迎的深度报道;网络传播的开放性打破了记者、特别是地方媒体记者从一个地域、一个行业、一个部门去思考问题的局限,进而培养记者的全局意识、整体意识和全球视野,使记者始终能够站在世界和时代的前沿;网络传播的双向交互性使记者牢固树立以受众为中心、为受众服务的新传播观,真正“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以满足受众对新闻产品的多方面需求;网络传播既是一种新的传播方式,也是一种新的生活、工作方式,网络传播给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带来的变化是全面的、深刻的。

    所谓网络素质,说到底是一种媒介素养。何谓“媒介素养”,我们也可以把它简单地理解为人们认识、理解和运用各种形式媒介的能力。是与时俱进还是抱残守缺,每一个网络时代的新闻工作者都必须做出选择。

原文来自: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06-12/19/content_65235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