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怎么训练记者的发现力

        记者怎么才能及时发现生活中的新闻信息呢?记者怎样发现新闻?概括起来就是: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只要多看看,多问问,多想想,就会有意外的收获,就会在平凡中发现伟大。事实上,许多“鲜活”的新闻,就蕴藏在人民群众火热的生活中;只有到生活的激流中,才容易抓到活蹦乱跳的“大鱼。”

        记者要注意抓典型。只有了解一般的,才能辨别个别的;只有温故,才能知新;只有比较旧的,才能发现新的。新闻就是来自新与旧的对比中,新与旧是相比较而存在。训练记者的发现力,必须从研究原有事实开始,并以此为基础,头脑里形成一条原有事实组成的“地平线”,这条线越清晰,记者的发现力越强。任何一个新事实冒出这条“地平线”,记者就有可能发现它。

1.闲谈中捕捉信息

         《北京晨报》记者薛晖所写《学者不得为商家当“托儿”》,曾获第十二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他在谈体会时说,这篇消息的素材是自己在与朋友闲聊中发现的。聊天时,朋友说起最近的一次中国生化学会,出台了禁止会员利用学术会组织之名为商家当“托儿”的“家规”。旁人看来不起眼的业内事件,在职业记者眼里却是有价值的新闻信息。因为科技界中,学者与商家相互利用的现象日渐引起有识之士的忧虑。忧虑在于,仰学术机构之盛誉的普通公众,有可能成为这种互相利用的牺牲品。记者从朋友的闲聊中嗅出科技界反思、自省的气息,这件事正是记者苦心寻找的绝好话题。

        前述北大学子落魄街头卖肉事件,也是记者从闲聊中很偶然地发现。一次,陆步轩的一位高中同学和西安一家电视媒体的记者吃饭,无意中说起陆步轩的遭遇,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于是引来了这家媒体的采访。采访播出后,眼镜肉店顾客盈门,生意奇好,上午10时,清晨进的500斤肉就全部卖光。当地媒体的报道迅速引起了广泛关注,全国各地媒体记者纷至沓来。

        《厦门日报》记者洪涛,20世纪90年代曾随厦门救灾小组护送60万件赈灾衣被到安徽灾区采访。一天在餐桌上,偶然听到安徽省民政厅领导谈到一件事:厦门一女市民向安徽捐衣被时,忘记将珍藏在衣袋里的一条金项链取出来,目前安徽方面正在尽力查寻,力求物归原主。他听后颇为感动,但觉得此时发稿新闻价值不大,只将此事牢牢记在心里。回报社后,他多次打电话向安徽驻厦门办事处打听金项链的下落,密切关注事情的发展。不久,金项链果然找到了,是安徽省霍邱县一位家中遭了大灾的山区姑娘在领到的救济衣裤里发现后主动上交的。当这条辗转千里的金项链“完璧归赵”时,他觉得新闻价值已经相当大,便写了一篇新闻小故事《闪光的金项链》,热情颂扬了特区人民与灾区人民的美好心灵和深厚情谊。洪涛在餐桌上偶然发现一条新闻线索,并且是没有结果的线索,但是他一直关注它的发展,直到有了意外收获。

        所以,一个记者应该养成无论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都在采访的习惯。在公共汽车上,在火车上、飞机上、轮船上,旅馆里与人搭讪;在散步或同朋友吃饭喝茶中聊天,全时空地搜索新闻。

2.采访中触景生情

       日常生活中常有这样的情况: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新闻采访中,也有类似的情况出现,作好准备想去采写的内容没写成或在完成的同时,意外发现并采写的另一新闻,竟比“计划内”的更鲜活、更生动。这种看似“东方不亮西方亮”、偶而得之的现象,实际上就得益于记者的发现力。

       记者多一个心眼,在采访选题上另辟蹊径,便能获得成功。其实,经济报道,最容易落俗套,什么通过技术改造、产品开发、提高质量;什么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扭亏为盈、或效益大增、或超常发展。常常是枯燥的数字加一连串的专业术语,令人乏味。新闻竞争进入白热化,经济报道记者要想有所作为,仅靠“大路货”难以如愿,必须具备“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市场意识,靠“奇兵”取胜。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处处留心,时时比别人多一个心眼想问题。湖北《宜昌日报》这位记者总结他的采访经验时说,大凡自己满意或较为成功之作,意外发现的居多。采访就是不能拘泥常规,更不能只为完成规定的采访任务。一切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事物,都要抓住。

 

原文来自:http://www.jzwcom.com/jzw/aa/10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