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两会,没有提问的记者

十年前,我头发还比较浓密,还是一位“年轻记者”时上两会做的报道,那时的我,好奇心强烈,我疑惑的是,为什么那么多记者根本没有提问机会,却乐此不疲地参加记者招待会,每次招待会连过道都坐得满满的,纯粹听会,看电视直播甚至还更清楚,记者们的目的是什么?


于是我采访了几十位记者,他们告诉了我最真实的想法,这几天,我把它分享给几位上会同行,他们觉得角度有趣,技巧有用。特别是对初次上两会的“小白“记者。


两会中,记者招待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新闻源,今年两会期间举行了十五场记者招待会,每次记者招待会现场都会有几百名记者在场,但是举手提问的就只有几十人或更少,大概只占总人数的十分之一,能有幸当场提问的则更少,一般每场在十五人以内,只占现场记者人数的三四十分之一。对于其他没有提问的记者来说,如果纯粹是为了来听、看记者招待会的话,那么在电视直播上,可以看得更清楚些,在网络上还更直接明白些。

记者招待会现场这些没有提问的记者想在招待会上收获什么?对于他们而言,记者招待会的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本刊记者带着这些问题全程观察了十几场记者招待会的过程,并在现场向一些记者详细了解。

为“第二场”招待会做准备


从这些记者招待会的现场情况来看,一场招待会实际上可以分为“两场”,招待会进行当中的正式提问和招待会结束后堵住发言人的追问。

追问体现竞争性。提问机会有限,而且对于记者来说,提问完全是被动的,必须等到主持人叫到你才能提问;而只要时机得当、方法得当,人人都有追问的机会。正鉴于此,每场招待会没有提问,却准备追问的记者不在少数。

从现场了解的情况看,想追问的记者大致有三类:一是一些记者明知在几百个记者中提问机会渺茫,也不抱任何希望,就事先准备追问,以获得需要的回答。二是一些广播电视媒体记者,需要直观的影像和声音支撑报道,必须有媒体记者与发言人的双向交流,否则无法使报道与众不同。三是一些记者的问题不太适合在记者招待会上正式提问,就只能追问。比如一些地方媒体记者的问题只涉及小范围就不好拿出来提问,只能追问。

追问方式有两种,一是招待会一结束,就直接冲到发言台前,向发言人追问。但由于中间隔了桌子和花盘,从现场情况来看,追问效果不佳,拍照还可以。《上海证券报》的记者苗燕就利用这个机会追问到马凯关于股市的两个问题,但回答只有只言片语。二是招待会结束后,到发言人的必经之路“堵”。这就需要把握时机和场合。

首先必须占据有利地形。十几场记者招待会,除了在西藏厅举行的集体采访中发言人从中门进出外,大部分的发言人都是从发言台的右手进出的,左边一般安排网络直播和摄影记者。那么,要追问就必须事先守在右手门边的过道边上,等招待会一结束就跳进过道,向发言人追问。37日,马凯的记者招待会上,中央电视台的某知名女记者比较巧妙,央视的技术转播设备设在右手门边的警戒线内,她就利用这个便利,一直坐在警戒线内等候。包括之后的几场招待会,她都利用这个便利,获得了几次追问机会。

当然不可能人人都有这位女记者那样的便利,对于一般记者来说,追问还必须早做准备。海峡之声广播电台的记者贺莹说:“准备追问时间太早也不行,站在那里半个多小时,人都站乏了;时间太晚更不行,等大家都挤在那里等了,挤都挤不进去,更别说追问了。最恰当的时机是当你看到有一两个记者站在右边警戒线旁边装作拍照不移动的时候,你就可以上去等候了。”

苗燕说:“追问声音一定要宏亮,以引起被问者的注意;追问的问题最好一句话就能让被问者明白,切忌追问时还说一大段背景,而且当发言人的一个问题刚回答完,你必须马上接下去问第二个问题,即使别人插问了,你也要坚持问完。”

观察细节、充实报道


网络文字对于很多记者来说是“死”的东西,是现场冷冰冰的直观描述,缺乏个性,缺少现场气氛。《中华工商时报》记者梁文君说,为什么到现场来,这主要看是愿意做网络文字的“二传手”“抄录者”,还是愿意做一名真正的“记者”,愿意在新闻报道中有一些自己独特的东西。这些独特的东西,也就是细节只能来源于现场。细节主要是哪些方面?《广州日报》记者唐迎春回答说:“看表情、看动作、语气,有时发言人在说某一段话时会微笑,但有时也会皱眉头,有时会转过头去向旁边的人示意,这些都是应该注意观察的细节,如能巧妙发掘,写进报道中,将使报道增色不少”。李肇星答记者问时,后排一位外国记者甚至在用望远镜观察李肇星的表情、动作。这些现场细节充实到报道中,将使报道体现出与其他媒体所不同的个性。

现场的场景肯定不同于网络文字,《新民晚报》记者任湘怡非常形象地打了个比方,演唱会门票要卖几百上千,还没有看电视看得清楚。招待会现场所营造的一种争抢新闻的气氛和细节至关重要,经历现场后,就可以根据现场气氛和细节丰富稿件内容。

详细了解关注点、做深报道


网络直播实录像记流水账一样地把记者招待会的全程一一记录。对于许多记者来说,有许多是自己一点都不关注的,但在网络实录上,却长篇累牍;而有些是记者关注的,但在网络实录上,却只言片语。一些记者希望从记者招待会上更详细地获知了解符合本媒体特点的信息。《澳门日报》记者邹翔说:“往往一场招待会下来,我关注的东西只有短短的几句话,但我也得来,不能错过,我就希望从这短短的几句话中做一点新闻出来,而从新闻通稿或网络实录中我做不出来”。在36日的外交部部长李肇星答中外记者招待会上,香港亚洲电视记者陈月慧说:“有些问题我不一定很关心,我到记者招待会来,主要是听、看、判断哪些是香港的观众关注的东西,然后把这些我认为是重要的东西马上汇报给后方,由后方决定取舍,反馈回来后就后方编辑部决定的重点写解说词,最后传回香港。再由后方补充背景,做深新闻”。

明确今后报道题材


对于一部分记者来说,参加记者招待会的主要目的并不是招待会新闻。新华社记者曹智说,两会中包括记者招待会上讨论的一些问题都是现在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的热点,仔细研读能为今后新闻报道提供很好的题材。一些记者试图通过招待会,了解一下同行在关注什么问题,以明确今后一段时期的报道方向、题材。中央电视台记者徐平说,一般来说,同行们关注的问题都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热点。她是跑人大口的记者,根据经验她心里大概清楚在这场新闻发布会上,记者会提一些什么问题,她只是想了解一下除了她心里想的这些,还有哪些问题是记者们比较关注和反响热烈的,以给自己下一阶段的报道提供一些线索和思路。

感受现场、锻炼能力


记者招待会的价值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它是两会新闻的重要源泉,另一方面由于记者招待会新闻竞争非常激烈,它也是锻炼新闻队伍,增强记者新闻竞争意识、竞争能力的好场合。

36日,外交部长李肇星记者招待会上,陕西《阳光报》记者杨利娜说,她在今天的招待会上并没有硬性的任务,只是想感受一下大场面的新闻竞争气氛,学习他们提问的方式方法,思考有些记者为什么不紧张,而紧张的原因在哪里,这对今后提问有一定帮助。《中国海洋报》记者钱秀丽说,记者招待会的争抢追问机会的氛围具有较强的感染力,一些记者在这种氛围下,也会主动加入争抢追问的队伍,对提高今后的新闻竞争意识、竞争能力,特别对克服年轻记者采访时的羞怯很有帮助。

利用契机完成其他任务


利用招待会契机采访同行是一部分记者参加记者招待会的主要目的。今年两会进一步向境外媒体开放,外国记者成为这次两会新闻报道的关注重点。由于记者招待会是外国记者聚集的地方,所以就有一些记者就抱着采访外国记者的目的来参加记者招待会。每次招待会开始前和结束后都有一大帮记者围着外国记者采访提问,外国记者反倒成了关注焦点。34日,人大首场记者招待会上,来自法国SIPA图片新闻社的女记者白玲和俄罗斯国际文传电讯社的记者柯舍夫都成为现场的“明星”。36日外交部部长李肇星答中外记者问时,中央电视台西法语频道的记者钟敏说,知道今天记者招待会可能会有法语记者出现,特意赶来在后面观察,果然那场招待会就有一个法新社记者提问,钟敏在会后顺利地采访到他,完成了预定目的。

招待会后采访。在政协关于农业问题的招待会上, 《广州日报》 的记者徐锋为了让林毅夫委员能回答,招待会结束后,先是和其他记者一起涌向前台想追问,但被工作人员挡住,林委员也从侧门离开。但徐锋并没有随其他记者一起就此回家,而是在人民大会堂前面略作停留,试图等到林委员出来,果然,最终独家等到了林毅夫,圆满完成了采访任务。

为以后的采访打基础。两会召开的一些记者招待会专业性都比较强,比如“人口老龄化问题”记者招待会、311日的“京杭大运河保护”集体采访、313日的“就业与社会保障问题”记者招待会等指向明确,出席招待会的都是这些方面的顶级专家,利用记者招待会契机可以了解这些专家对某方面问题的了解程度,以确定今后采访思路;还可在现场利用追问的机会向专家递交采访函和名片,为进一步采访约定时间地点。(本文发表于《中国记者》2007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