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新闻摄影的常用技法

掌握新闻摄影的常用技术方法是完成新闻摄影采访任务的基本功。

1、运动物体、静态物体的拍摄

            无论是手动调节型相机,还是自动调节型相机,拍摄前都应考虑光圈、速度、距离这三个因素的配合与调节,否则将会出现失误。对于拍摄静态物体(人),首先要考虑调节光圈,根据现场的光线强弱,根据现场画面表现的纵深清晰范围决定。如果需要纵深清晰范围大,那么就要缩小光圈;如果需要表现清晰范围小,那么就要运用大光圈,然后再配合调节快门速度档位,最后再调整焦距。

          拍摄运动物体(人)时,难度就大些。首先要考虑如何表现运动目标的运动状态。如果想把快速运动物体“抓住”,定格在某一瞬间,那么就需要先调节比较快的快门档位。

2、运用调节景深来突出新闻主体

          在实际拍摄中,经常有这样一种现象出现,在拍摄现场不需要的人或物太多,又无法更换环境,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运用缩小景深的办法,只让被表现的人或物清楚,而把其他都虚化掉。

1)什么叫景深?

           简单说,就是被拍摄物体前后纵深清晰的范围。清晰的范围大,我们称为景深大;清晰的范围小,我们称为景深小。

2)影响景深变化的三个因素

1、光圈变化影响景深的变化。在镜头焦距不变、摄影距离不变时,光圈开得越大,拍摄后获得的景深越小;反之,光圈开得越小,拍摄后获得的景深越大。

2、拍摄距离影响景深的变化。在镜头光圈不变,焦距不变时,摄影距离越近,拍摄后获得的景深越小;反之,拍摄距离增大,拍摄后获得的景深越大。

3、镜头焦距影响景深的变化。在镜头光圈、拍摄距离不变时,镜头的焦距越长时景深越小;反之,镜头焦距越短时,拍摄后获得的景深越大。广角镜头比标准镜头的景深大,可用于抢拍新闻。

3、阴雨天的拍摄方法

          许多记者初学摄影时有一种误解,认为只有在阳光照射的地方才拍出好的照片。其实不然,许多人在强阳光下表情不自然,由于刺眼有时人睁不开眼,倒是在阴影的条件下,人们的表情自然放松,阴天也能拍出好照片。

1)阴天拍摄主要是容易出现曝光量不足的现象。如果曝光不足,拍彩色负片时将会出现偏色(色彩不饱和还原不好);如果拍黑白照片,整个画面出现灰调,黑白反差较小,影调不明快。如果是阴天(整体天色还比较亮),此时光线为散射光,一般使用1/60秒F5.6光圈也是可以充分曝光的。另一种情况为大阴天(也称为全阴天)。这种情况下,在地面上丝毫看不出自己的阴影。此时更要注意充分曝光,可以用1/30秒F2.8~4光圈。此时画面中一定要有颜色较深的参照物,这样会增加画面的反差,减轻照片的灰度。

2)雨中拍摄要注意防水,可以把遮光罩戴在镜头前,小雨时能够避免雨滴落在镜头上。用UV镜戴在镜头前,防止雨滴落在镜头里。用透明度好的塑料袋套住照相机(也可只罩机身,在镜头前开一个圆洞)。使用长焦距镜头在避雨处拍摄落雨处。总之,为防止相机淋雨水,又有利于拍摄需要,小记者们可以创造出许多有效的办法。

         如果要把雨丝拍出来,应选择逆光的方向,选择暗背景,用较慢的快门速度拍摄。具体如何选择快门速度,要看降雨的急缓。如果雨下得大,下得急,可以用1/60秒;如果雨下得缓,可以用1/30秒或1/15秒,能够拍摄出雨线效果。

4、雪天的拍摄方法

雪天的拍摄简单分为雪中拍摄和雪后拍摄。

1)雪天拍摄,首先要注意防止雪花飞落在相机镜头上;其次要注意曝光的充分。雪中天气一般较阴、较暗,并且在冬季自然光照度很低,一般可用1/30秒F4光圈。如果想把飘飘扬扬的雪花飞来飞去的状态表现出来,要用1/15秒或1/8秒的快门速度。

2)雪后拍摄又分晴天和阴天之分

            雪后阴天,那么就按冬季大阴天曝光,在室外用1/30秒F4光圈。如果是雪后晴天时,拍照要比常规缩小半级或一级光圈;切忌曝光过度,如果曝光过度则看不出雪的效果,洗出来的像一张白纸一样。

            拍照雪景时,要运用侧光或逆光.选择雪景有凹凸不平的地方,有雪的阴影,更容易表现雪景的效果。

            拍照雪景时,要选择深颜色物体,以雪对比衬托,防止出现一片“死白”的效果。

5、快速抓拍的方法

           在实际采访中,小记者经常会遇到陌生的人害怕拍照或拒绝拍照的情况。如果我们能把照相技术掌握得娴熟巧妙,那么也能在对方不知不觉中拍下照片。

          要拍摄被批评的场面或反映问题的照片,对于已经观察好的被拍摄目标,摄影者可以事先在别处调好光圈、快门速度;而当你接近被拍摄目标时,快速端起相机,迅速准确调焦距取景、按下快门,然后立刻离去。

          电子闪光灯是摄影中经常使用的器材,但是那雪亮刺眼的闪光灯又会引起被拍摄者及其周围人的注意。在拍摄一些不应该使对方注意的照片时,应尽量不使用电子闪光灯照明;使用自然光,一般可以考虑使用快速感光胶卷,换用快速如感光度400的胶卷,在同样一个环境拍摄,曝光可以快两档。

6、近拍能突出主体

           新闻摄影最基本的特点是通过图片的画面形象报道新闻事件。要抓住最主要的人或物或事。一张图片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如果要说明的问题比较复杂也可以多拍几张,用一组照片反映问题的发展变化与过程。小记者们拍摄新闻往往会主题不突出,画面太小,或者无关联的人、物太多太杂乱,这样的话,报社就不好采用。要避免出现这个问题,最简单的方法是近拍、再近拍。近拍是个突出主体的常用方法。因为靠近,就压缩了画面背景,能排除镜头之外的人或物。只有大量排除与新闻事件无关的人和物,才能突出最核心、最能说明问题的画面。

(五)新闻摄影中彩色摄影与黑白摄影的区别

1、彩色摄影的曝光控制

           使用彩色负片拍摄时,首先要注意正确曝光问题。如果出现曝光过度,那么洗出的照片就失去亮部层次;如果出现曝光不足,那么就会失去暗部层次,在彩色的还原上还会出现偏色现象(与褪了色的旧照片一样)。如果你在目测下掌握不了正确的曝光,在选择曝光组合上宁可多曝一级,也不可欠半级。这是因为曝光多一级时,在扩印照片时可以还原弥补;如果曝光少了,那么在胶片上的记录信息就不充足,后期制作时也无法弥补。

2、摄影时要注意色温变化与运用

              色温,是彩色摄影的一个专业名词术语。什么叫色温?当光源所发的光的颜色与黑体在某一温度下辐射的颜色相同时,黑体的这个温度成为光源的颜色温度,简称色温。

              比如说,铁在常温下是灰褐色的,当把铁块加热时,随着温度的升高,铁块的颜色由暗红色变为深红色再变为通红色,再加温时会变成黄色,再加温会时会发白光,再加温时会发蓝光,再加温时会由蓝光变成紫色。也就是说光的颜色是对应着某一物体的温度产生的色光。太阳出升和降落前后,太阳光红黄光多,我们称之为色温低;而晴天,中午前后万里无云时,蓝光紫光多,称之为色温高。那么早晚拍彩色片时,画面色彩发红黄光,中午前后拍彩色片时,色彩画面发蓝。在不同的灯光下拍彩色片色温效果也不同。如用白炽灯拍照的色温就偏低,而用电子闪光灯或在日光灯下拍照时,色温就偏高。

了解到这一特性,在拍彩色片时,既要注意曝光的准确性,也要注意色温的运用。

3、彩色画面的配置问题

           拍彩色照片如何好看,这里面也有一个彩色画面搭配表现力问题。有些人认为,既然拍彩色照片,那就色彩越多越好。其实这样会使画面显得杂乱无章。现在的彩色画笔有12色的,也有24色的。试想一下,假如把24种颜色都涂到一块白布上,那将会是什么效果?人们的报装打扮上也有美学原理体现的问题。那就是要选择主要的颜色作为基础色调,也称为主要色调;拍彩色照片也不要把五颜六色都安排在同一照片中,也应选择主要的色调,再辅以过渡色或对比色彩。对比色有强烈的也有舒缓的。

         另外,把彩色照片制成黑白版报纸的画面时,要尽量注意色调对比大些。这样制成的黑白照片反差才会明显,影像才会清楚些。

4、黑白摄影的表现力

           黑白摄影是以黑、白、灰三种颜色来表现五光十色的美丽世界的。用三种颜色来概括众多颜色,困难是很大的。黑白摄影中的影调划分为三种:一种是高影调。高影调的摄影主体和背景面积80%~90%是白色或灰色,只有少量点睛之物是黑色;另一种是低影调。低影调又称黑调,摄影主体和背景环境均为黑色,约占80%~90%,只有少量点睛之物为高光亮色。平时用得最多的是中影调,又称灰调,报纸上的一般照片均为中影调照片。这种照片层次表现丰富,黑白反差适中。现在虽有彩色报刊,但从实际来看,黑白照片的用量最大。

            拍摄黑白照片时,要注意反差对比及影调运用。对于被拍摄物体本身的固有颜色,在黑白摄影中,能被拍成什么颜色,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拍得好。彩色物体在黑白摄影中是如何变化对应的?如下所示:

红色——灰色

 

橙色——浅灰色

 

黄色——白色

 

绿色——黑色

 

青色——黑色

 

蓝色——黑色

 

紫色——黑色

 

             在拍摄黑白照片时,一要注意曝光的准确性;二要注意提高黑白的反差度。运用打补助光的办法,既可提高黑白反差,又可在必要时降低黑白反差,以使画面清晰、明快。

 

原文来自:http://www.zsnews.cn/Backup/2007/03/14/63742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