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风貌通讯的写作中如何用好“我”

所谓风貌通讯,指的是用通讯的形式报道某地的新风貌、新气象的新闻作品统称。

风貌通讯具有多方面的写作特点。在人称的使用上,它也是颇有特色的。

我们从报纸上可以看到,许多风貌通讯使用的是第一人称“我”。记者往往都以“我”亲自出现在通讯之中,叙述“我”在某一地方的采访活动,以一个目击者的身份直截了当地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这种表现方法运用得当,读来能令人感到亲切自然,真实可信,并且从写作上来说也比较自由灵活。


风貌通讯中使用第一人称“我”,一般说来,有这样几个特点。


记叙“我”的采访活动,贯串始终


风貌通讯写作中确实可以用“我”的访问活动作为全文的叙述线索。不少风貌通讯报道某一地方的新风貌、新气象,就是从记者“我”到了那里开始访问写起。

通讯一开头,“我”就出场,然后记叙“我”先到了这一处,后到了那一处,依次渐进,直到“我”在这一地方的访问结束或告一段落终止全篇。所写的内容均是记者“我”所到之处,“我”不到之地一般不在记叙的范围之内。

这种以“我”的访问活动为线索,把一些素材“串”在一起,是比较常见的表现方法,大部分风貌通讯作品使用的都是第一人称。


描述“我”的所见所闻,真实具体


记叙“我”在访问活动中的所见所闻,使通讯富有真实感。俗话说:“眼见为实”,一般说,亲眼观察到的事物是实在可靠的。风貌通讯中记者直接出场,用第一人称“我”,把自己看到的某地新风貌、新气象的第一手材料报道给读者,而且观察精细,描述又具体形象,这就使人感到很真实。

例如,通讯《马六甲海峡印象》,是北京日报某记者随我国远洋捕鱼船队赴西非采访,途经马六甲海峡时写的一篇通讯。这支由八条拖网渔船、一条运输船组成的船队,于1986年4月24日上午驶离湛江港,航程22000多公里,途经10个国家和地区的沿海口岸,先后历时5个月。这篇通讯是记者西非之行系列通讯中的一篇,它向人们展现了马六甲海峡的独特风貌。记者也是用“第一人称”进行写作的,他把自己在马六甲海峡中观察到的种种景象,生动细致地再现给读者。

比如在介绍马六甲海峡繁忙景象时,通讯中有这样一段:“这里是我们出航后所见到的最繁忙航段,船只往来穿行,频频奔入眼帘,其中有十几万吨级的油轮,有万余吨的散装货轮,有五颜六色的集装箱轮,还有轻巧如燕的帆船和游艇。

后来在写到马六甲海峡的地理特点时,作者又这样写道:“我们从马六甲海峡的东端入口——南海,直抵西端出口—安达曼海,明显感觉到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这条1080公里长的海峡,西北宽,东南窄,仿佛一把衔在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大喇叭。那海峡同印度洋分界的标志——韦岛,是几座连绵起伏的小山,其对面的黑色礁石,状似活灵活现的大海龟。

以上,不论是对这个海峡繁忙景象的描述,还是对这个海峡的形象比喻,都是记者“我”在航行于马六甲海峡中亲眼观察到的,它给人以实感。

如果是采取间接介绍的方法,用的是第二、三手材料,虽也可能是真实情况的反映,但这些多种船只频繁往来的情景,就难以如这篇通讯那样写得具体形象;对马六甲海峡等的比喻,也难以如这篇通讯那样使人感到真切。当然,要让读者感到真实可信,通讯作者必须善于观察和精于观察,这看来是个关键。假如作者不具备这个条件,即使在风貌通讯中也用了第一人称,那么很可能由于“我”的观察不力,其所描述的风貌,就不能令人信服,也更谈不上增强真实感了。


直抒“我”的胸臆情怀,亲切自然

用第一人称,抒发“我”在访问活动中的思绪和感情,使人感到亲切自然。风貌通讯的作者在反映某地风貌时,面对自己的所见所闻,常有所感,或睹物寄情,或托物言志,或浮想联翩。这时,用第一人称“我”的口吻,则更便于畅抒这种发自内心的感受。而对读者来说,看到通讯作者将自己的心思娓娓道来,即会产生一种如同促膝谈心之感。

通讯《夜访自由神岛》,记叙的是记者在访问美国期间,于一天夜晚参观自由女神雕像和设于雕像底座的移民博物馆时的情景。通讯中先是有条不紊地、比较细致地描述了自由女神雕像的外部形象和内部结构,接着又具体形象地列举了移民博物馆中陈列的展品,尤其突出地反映华人移民当年尝过的辛酸和苦楚。观看了再现当年情况的这一幅幅照片和华人移民留下的一行行悲愤的诗句后,作者触景生情,心潮起伏。当作者离开移民博物馆,结束这次参观访问时,通讯最后写道:

“走出室外,凉意阵阵袭来,夜渐渐地深了。人们重登渡轮,踏上归途。可是我内心的感觉似乎和来时有点不一样。时针已近十一点,对岸的不夜之城仍是一片灯火辉煌,巨大的自由神像渐渐远去,最后消失在茫茫的夜空中。而在我脑际萦回不去的,却是那一张张不幸的、神情迷惘的、本世纪初的骨肉同胞们的面孔!”

这一段中用第一人称“我”所抒发的议论,满含对本世纪初骨肉同胞的深情,是作者此时此地的深切感受。既议得自然而有深意,又给人以亲切感。

曾经,武汉市的早点市场很活跃,“活跃”——是记者到武汉饮食行业采访后留下的突出印象。通讯《武汉早点市场一瞥》扼要地反映了这方面的新貌。它报道说:武汉饮食网点迅速增加,遍布武汉三镇;武汉市早点供应品种多,价格也相宜;武汉市一些大酒楼也卖起小早点,他们把这看成是为人民服务的责任。这篇通讯在表现上述这些方面的具体事实后,记者用第一人称,深有所感地写道:

“作为在武汉工作和生活多年的人,几年前我们也为每天早点发愁,排过那讨厌的‘长蛇阵’。采访归来的路上,我们不约而同地得出这样的结论:还是‘开放、搞活’好,改革给人们带来了方便和实惠。”

这是通讯作者的亲身感受,简明扼要,且点明主题。用第一人称写来,更使这段议论显得扎实可信,自然真切。

通讯作者的抒情议论,要使读者感到亲切自然,不言而喻,作者首先需有真情实意,是实事求是的。若不是如此,说的是虚情假意,那就将失去使用第一人称“我”的价值,失去读者。

以上,我们主要分析的是风貌通讯中第一人称的一些特点。使用第一人称,既有它的长处,也有其所短。比如,它往往要受通讯作者本人活动范围的局限,作者足迹不到之处的新风貌,就难以具体生动地反映出来,所以,在使用第一人称时,应扬其长,避其短,适当穿插一些其它材料,以便更广泛地反映某地新貌。有的风貌通讯,“我”在开头仅出场一次,只交代到了什么地方访问,以后全文中不再露面,看不到“我”的活动和见闻,这就没有充分发挥第一人称的作用。

正如上文所述,风貌通讯中大部分使用的是第一人称,但也有用第三人称的。用第三人称也有其特点,比如,它可不受通讯作者本人活动的空间和时间的约束,广泛选择多方面的有用材料。但它的弱点是,由于没有作者个人的现场见闻,而使通讯缺少一些生动性和感染力。


(本文原题为《 人称的使用——风貌通讯写作漫谈》,原载自《新闻与写作》,未经本刊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