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五条诀窍,给新闻写作加点“文学料”

新闻语言的根本任务是记录事实,它要求准确、精炼、鲜明、生动。虽然新闻报道中的语言不能以文学的审美标准来衡量,但这并不意味着记者笔下的字眼可以是枯燥乏味、呆板无趣的。“把事物简洁明了地表达出来需要技巧”,“准确、明晰、优美的语言”应该成为新闻语体的一种自觉追求。①带有一定程度模式化、“短平快”的报道,要提升其传播价值,记者用心琢磨文字是不可或缺的。名记者艾丰曾提出:“新闻第一要向文学学语言”。②这可谓深得其中奥妙。

中国古代文学中精湛、高强的语言艺术,仍然能够为我们今天的新闻写作提供丰富滋养。新闻报道内容固然是首位的,但这不排斥文本语言的工巧。记者抓到了精彩的故事,同时又能讲究文法与用词,无疑将为作品锦上添花。


诀窍一

炼字:寻找最具表现力的词汇


炼字,即反复推敲、斟酌,选取最准确的字词来表达文中的具体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恰当的字词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我国古代文学中有大量的这类点睛之笔,如“雾失楼台,月迷津渡”,“失”和“迷”二字就将夜晚朦胧的江上亭描绘殆尽。另一描写亭子者,如“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一个“翼”字将亭子的外观形象勾勒出来,仿佛将读者带到现场亲眼目睹了坐落于泉水之上的亭子。

无论是文学语言还是新闻语言,对于字词的取舍,都要寻找最契合叙述对象特点、最具表现力的词汇。高明的作者抓取一个动词、一个称谓、一句口语,便能达到“传神写照”的效果。

例如:

他(袁隆平)又绝非我父亲那样的普通农民,这样一位依然健在的人,早已提前进入了民间信仰,在无数吃饱了肚子的老百姓心中,他就是一个当代神农,一个活生生的“米菩萨”。

——《田里的雕像》(解放日报,2016年10月13日)


“米菩萨”这一称呼,若非记者在日常生活中与农民交谈,是难以凭借自己的想象写出来的,它形象地道出了一个普通农民心目中的袁隆平。“菩萨”作为救苦救难的化身,在科学技术没有普及的古代社会中,成为劳动人民的心灵寄托。而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让农民获得更大的丰收,生活得到改善,他成了当代农民对于美好生活的“理想寄托”。“米菩萨”一词恰切地表现了人民群众对袁隆平的爱戴,能够让读者在短时间内对文本中未尽之言了然于胸。


诀窍二

炼意:围绕主题呈现关键信息


新闻写作要求记者在短短的篇幅中将信息完整、充分地传递给读者,这需要在落笔之前,就先确定好文章的立意,在“炼意”上要考虑叙述重心、文章结构等各方面布局,结合当下的时代发展趋势,从细微之处发掘有价值的新闻内容。

例如:

4月1日,一场特殊的仪式在沈阳市和平区政务审批服务局办事大厅内举行,……来自房产、卫生、教育、城建等16个职能部门的60枚审批公章被永久封存在一个长方形的箱子里,并被一张封条彻底封存,成为历史。

——《封存公章六十枚  办照仅需一小时》(辽宁晚报,2016年4月2日)

在这篇消息中,作者将“印章的封印”和“60变1”的新制度,作为“行政审批多头跑路”的终结和政府推行“简政放权”的开始。新闻语言借助描写“微小”的事件,折射“宏大”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命题,围绕主题将关键信息简明扼要地呈现出来,这正是文学中所倡导的“以辨洁为能”“以明核为美”。


诀窍三

跳跃:描写片断、画面以压缩叙事内容


文辞衔接中的跨越性联系可称为“跳跃”,它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形式上的跳跃,即作者在描写过程中快速进行从此物到彼物的转换;另一个方面的跳跃则侧重于意义上,作者将两个意义上存在相似性的事物联系起来。

形式上的跳跃,加快叙事节奏。新闻作品由于受篇幅限制,记者必须运用最精炼的语言来描写复杂的事件,通常多采用形式上的跳跃,以不间断的叙事节奏推进文本情节发展进程,形成特定的氛围。

例如:

前晚,接到呼救信息后,李良义一边拨打呼救市民的电话,一边登车出发。对方手机信号不好,隐约听到一名男子说了两句话后,就挂断了。很快,急救车驶到小区楼下,李良义再次拨打对方电话时却无人接听。司机任艺拉响急救车警笛,也不见居民接应。

——《深夜挨户敲门寻找 救下昏迷夫妇》(长沙晚报,2016年11月17日)

上面短短百字中描写了“接到呼救”“登车出发”“信号挂断”再到“无人应答”这一完整的事件发展过程。作品用压缩、凝练的语言,将一系列画面以一定的时间序列呈现在读者眼前,节奏清晰而明快。以一系列的场景铺垫出医生出诊难度之大,这成为医生“不放弃任何一位患者”的最佳注脚。这种方式类似于电影艺术中的蒙太奇手法,将两个并行的画面剪接在一起,通过读者自己的对比、联想建立两者之间的关联。


诀窍四

烘托:多侧面点染映衬对象主体


在文学创作中,作家经常运用多侧面语言点染、“烘托”对象主体,使所要表现的人与事鲜明突出。新闻报道中运用多侧面语言间接刻画对象主体,可以达到客观视角与主观情意相融合的效果。如获得第二十七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消息《折翼海天,用生命为航母事业铺路》(解放军报2016年8月1日),以多侧面烘托的白描手法,报道了海军歼-15舰载机飞行员张超因公殉职的英雄事迹。作者通过多位人物的视角,包括张超的领导、战友、家人、老师和同学,多方位呈现了英雄的伟大。在文末,作者用简单的八个字“暴雨如泣,英雄回家”,将整篇消息的气氛推至高潮,“暴雨”作为一个意象,用来衬托英魂归故里的悲壮。

《折翼海天,用生命为航母事业铺路》是以正面烘托的方法为英雄画像,同是获得第二十七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通讯《老郭脱贫记》(人民日报,2016年12月25日),则用了逆向衬托的笔法讲述贫困户郭祖彬脱贫的故事。作品分别写了旁人对郭祖彬脱贫的忧心:乡亲们说“老郭脱贫——猴年马月的事”!老郭的妻子也是满怀焦虑,“万一出不来苗,地黄收不着,麦子也毁了。”村书记的压力更大,“万一种不成,咋有脸见乡亲?”这些逆向描写,真实地塑造了一个“脱贫靠劳动”、拒绝躺在“政策温床”上的朴实农民形象。


诀窍五

自然:随物赋形去除繁冗雕饰


春秋时期老子提出的“道法自然”,蕴含着我国文学和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天然之美、随物赋形、质朴浑厚也应该是新闻语言的一种追求。记者笔下有是非曲直,记者笔下有人命关天,每一篇成功而出色的新闻报道必定是“自然”而又“忠实”的。

例如:

4月8日上午,您从顺平赶回保定。此时,58岁的您已经一个多月没有好好休息。

4月9日是周六,科技项目验收会接近中午才结束。同事们返回保定,您和同为农大教师的妻子郭素萍却留了下来。你们要去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参加一个有关果树节水灌溉项目的会议。

——《李保国的最后48小时》(河北日报,2016年4月12日)

上面这篇通讯中,记者以第二人称口吻娓娓道来,语言仿佛从胸襟中自然流出,朴实无华而又饱含深情,真实地记录了一位爱事业胜过生命的老教授李保国生前两天的行程。

生活中,李保国教授向妻子交代行程单:“周一、周二在校给本科生上课,周三去青龙,周四去滦县……”“一路上,您的手机响个不停,妻子一直在帮您接听,为您传话。”

记者通过扎实的采访,细致入微地描写老教授的日常生活,生动地展现出一个认真负责、为事业奉献的学者形象。在对李保国离世的报道中,记者忠实地记录下了教授平常生活中折射出的忘我的科研精神。简洁流畅、情真意切的文辞,给读者以平常中的深深感动。


传统文学的观念与实践,对当今新闻写作依然有着一定的启示作用。不同新闻文体对文学写作手法的借鉴重点虽然有所不同,但“炼字”“炼意”应该成为其共同指向。记者要善于将报道内容与形式有机统一起来,调动多种语言手段,才能写出精彩的新闻作品。新闻语言有自身的特殊性,过于艰涩难懂的文字注定难以为受众欢迎,而过于简单、模式化的叙述则难以提升报道质量。记者要根据不同报道对象的差异,选择一种最适合文本题材内容和新闻价值取向的语言方式。从文学浩瀚的语言库中汲取养分,不失为提升新闻写作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

[本文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暨南远航计划”(批准号:15JNYH004)的研究成果]

(陈伟军: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周小铃: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注释:

①[美]杰克·卡彭:《美联社新闻写作指南》,刘其中译,新华出版社,1988年版,第1页。

②艾丰:《新闻写作方法论》,人民日报出版社,1993年版,第291页。


(本文原题为《新闻写作中的文学手法》,载自《新闻与写作》2018年第5期,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术引用请以纸质内容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