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副刊作品如何才能问鼎中国新闻奖

俗称“报屁股”“报尾巴”的报纸副刊,有补白的消闲小品传统,但更被认为是报纸文化品位的象征。因此业界有“新闻招客,副刊留客”一说。副刊作品的多样性,体现出它的多功能,因此是中国新闻奖的评选类项之一。

怎样的副刊作品才能成为精品力作,吸引社会广泛关注,并问鼎中国新闻奖?解读近年获中国新闻奖报纸副刊奖一等奖的作品,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从选题、立意、行文三个角度考察,会发现关注现实与新近事物的新闻属性、充满人文关怀与审美兼备的三个特性,仍是副刊作品的“留客”之道和制胜法宝。概括说来,新闻性、人文性、审美性是报纸副刊精品创作的基本路径,也是中国新闻奖报纸副刊奖项评定考量的问鼎之道。

 

一、选题:直面现实的新闻性

副刊作品的一个副字,表明它不像新闻报道一样及时、迅速地为媒体争取主要任务,而是相对滞后。它有特色、有容量地深入解剖问题,突出作者审视思考的个性,更好地把握、更广泛地揭示问题的现实意义与价值。这个问题的意义与价值,当然就是一定程度上体现新闻价值,基于问题的新闻性、表达主题的时代性。因此,即使一个副字,也仍然有着新闻的内涵、有着新闻人的意识,体现正能量、发挥重要位置的作用。

获第二十六届中国新闻奖报纸副刊一等奖的作品《一位财政部长的两份遗嘱》,就是这样一篇好作品。评选中,该组评委一致的意见是这篇作品表达了一个强烈的时代主题,深富感染力。

作品的主人公国家财政部第五任财政部长吴波生前立下两份遗嘱,表达的共同信念是:“我参加革命成为一个无产者,从没有想过购置私产留给后代,我去世后把财政部分配给我的两套单元住房交还财政部。”他一次次要求去世后不发讣告,不开追悼会,不搞遗体告别,丧事从简;还要求其子女不要向财政部伸手,也请部里不要因为自己给他们任何照顾。作品细致描绘的吴波这两份遗嘱的愿望和相关事情的处理,深情展示了这位老部长从年轻时投奔延安革命队伍到新中国成立后任职财政部长,再到离休,都始终不渝坚持的高洁品格、简朴生活,在工作岗位上鞠躬尽瘁、在人生长途不忘初心的真切情怀。作品写于吴波逝世10周年的2015年,在“全面从严治党”的背景下,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向党的执政能力提出新的考验之时的时代节点,其选题与主题具有的时效性、显著性、重要性不言而喻,其深广的新闻价值更是令人深思。

副刊作品多样,一思一念,一景一情,都是其范畴,但真正要发挥副刊作品的更大作用、更具社会意义,或者说要在众多作品中问鼎中国新闻奖,其突出的新闻性、新闻价值与新闻品格,是不可或缺的。

副刊作品的新闻性,当然不是生硬地指新闻时间,而是事件与问题具有的新闻时效性,具有的典型现实价值和社会意义的当下性。曾写过大量副刊作品的著名老报人张恨水曾这样说过:“报纸上的文字,是要配合时间的。”现代学者蔺洪生也认为:“副刊的文字虽是软性的,但它仍然强调新闻色彩,对报纸的新闻报道要作有机的补充。”

第二十五届中国新闻奖报纸副刊一等奖作品《那山那树那人》描写的是一位普通乡村教师郑乃员带领村民保护南方红豆杉并获得国际大奖的故事,并反映郑乃员和村民们14年的奋斗与坚持。一个普通乡村教师为自然保护做出如此大的贡献,并且获得了国际植物保护奖。这在生态文明建设日益受到关注的当下,在“青山绿水”与“金山银山”成为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理念与共识与时,这篇作品的新闻性和新闻价值就显而易见了。它不仅切合当今生态保护的时代主题,同时把一个有价值的新闻主题在平凡人身上做了不平凡的展示。

副刊作品的新闻性是强调其事件与主题符合新闻价值的选题框架。这是副刊作品体现新闻属性的巧妙之处,它能使题材得以大开大合,引起读者关注和社会反响。有着现实意义的重大题材和强烈的新闻性,是中国新闻奖更为青睐的。

 

二、立意:深具时代的人文关怀

报纸副刊作品,应该反映时代思潮,表达社会关注,深具时代的人文关怀。人文关怀,既是理性思考,也是精神张扬,是对人生的温情体悟,是对情感的真挚体察,并由此而激浊扬清,升华真善美。

仍以《一位财政部长的两份遗嘱》为例,作品选取的视角非常独特,通过两份遗嘱串联起主人公清正廉洁的一生,以小故事体现大主题。作者以平实的叙述,体现一位老党员的风范——

“他住的这房子,听说早已立下遗嘱,在他去世后交公。我当时很难理解,因为他的儿孙大多在外地,有的要在北京读书和工作,非常需要这套房子。但吴老坚决不改变他的想法。据说这是他年轻时确立的‘不置私产’信念,谁也无法使他改变。很多人为此说他是不讲亲情、不合时宜的‘怪人’。”

“他常年住在裂缝掉灰的平房,在大家看来与财政部长身份不相配,有关部门多次要为他维修,还派来工程队,运来砖头水泥,‘逼’他同意维修,但他怕花费国家的钱而一次又一次拒绝了。他不仅住着破旧的房子,还坐着‘打补丁’的破旧沙发,自己舍不得花钱买新的,更不让公家给换新的;他吃着平民的饭菜,过着朴素的日子,不要国家给的‘特供’待遇。他一生喜欢过同老百姓一样的简朴生活。”

这篇作品选取了不少这样的细节进行描写叙述,在点点滴滴中不仅再现了主人公的性格与形象,犹从“衣、食、住、行”反映了一个老党员所树立的标杆。这是作品的主题,是作者的感悟,是人文情怀的张扬,是激浊扬清的时代回响。

时代总是和身处其中的人物息息相关,关注时代、反映时代,必不可少的就是人文关怀。优秀的副刊作品并非只关注宏大叙事,关注平凡人物,一样可以小见大、管中窥豹,折射时代精神。

《那山那树那人》同样有着这样的体察与情怀。乡村教师郑乃员14年来带领村民保护古树、生态,为了修那条上山的路,他已欠款19万元;为了完成科考报告,他瞒着家人借高利贷,一共花费7万元。这种以平凡的个体之躯保护大自然,看似愚公移山的执着,却14年来保护着南方红豆杉12万株。

作品中有这样动情的描写:“这边借着高利贷做科考,那边学校要清理教师编制;家里的妻儿劝他下山,山下又有人要来摘籽、砍树……2012年,紧贴在土坯房外那丛碧绿叶、鲜红花的悬铃,在寂静的月夜,不止一次,听到泪水滴在稿纸上的声响;晒谷石旁的千年红豆杉,不止一次,品尝到落在它树冠下泪水的苦涩。”

“人为的阻碍、刁难,令人心力交瘁,甚至磨损前进的动力。唯有理想坚定、精神强大者才能在逆境中淬炼成钢。皮肉的疼痛、冲突的对峙、异常的辛劳,他都早有心理准备,也有足够的坚韧去应对。”

“察觉我们盯着他泥泞中的皮鞋之后,他才不得不‘交代’,近年必须给磨损过度的膝盖注射玻璃酸钠;伤痕累累的双脚已经承受不了坚硬石头的顶硌,再也不能穿胶鞋了。”

这些描述中,一位为坚定目标而为矢志不移的主人公形象跃然纸上,文中饱含的对那山、那树、那人的深情厚意,让人身临其境,引人遐想,引人深思,人文关怀之情油然而生。

考究我国报纸副刊发展历程可见,从“五四”时期开始,副刊作品便聚焦时代主题,关怀人物命运,敢于为社会呐喊争鸣。同样,随着现代报纸的发展,近年来中国新闻奖报纸副刊获奖作品更重视对社会重大主题、人物命运与情感的关注,以彰显时代与社会的温度,这也从一个侧面体现着副刊所传承并张扬的人文关怀优秀本色。

 

三、文本:突出审美蕴藉的品味

不同属性的作品文本,都有其写作与行文特性。副刊作品的人文性,注定它具有突出的文学审美意味。正如学者田建平主编的《当代报纸副刊研究》中指出的:副刊是报纸上文艺色彩较浓、用文学体裁反映社会、能给读者美的享受的固定版面。优秀的作品往往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行文上下能给读者创造意境陶冶审美,蕴藉品味提供鉴赏,或笔姿纵横、字如珠玑,或平实真挚、构思独特,给人以文学审美启发。

第二十四届中国新闻奖报纸副刊一等奖作品《老伴——听龚全珍讲甘祖昌的故事》,讲述了开国将军甘祖昌生活、工作的小故事以及他艰苦奋斗精神对家人的影响。尤其这对老伴坚守革命传统、关爱困难群众的“松筠之节”,形象而生动,以深刻内涵反映了这对革命夫妻一脉相承的共产党人信仰。作品以开国将军甘祖昌夫人龚全珍为第一人称角度进行叙述,并加以其日记摘录,拉近了作品与读者之间的距离,自然流露出其中的感情,仿佛能在字里行间听到一个老人发自肺腑而又平实温和、娓娓道来的口述。这一构思既新颖又巧妙,使人眼前一亮,感觉真实、亲切。

该文中大量出现对话:

“老二仁荣向我告状:‘爸爸变坏了!’‘噢?怎么个坏法?’‘他不准我们穿鞋,说是要练脚。给我们每人买了个粪箕,每天捡粪,爸爸说肥多粮才多。他捡得真快!我们还没捡上半箕,他就捡满了一箕……’说着就跑了。”第一人称的视角,令人身临其境,通过主人公的视角,再现了龚全珍的所见所闻,领悟甘祖昌艰苦勤勉的精神在家人身上的影响和传承。

这篇作品文风朴实,可读性强,作者擅于刻画人物,通过白描手法,将人物的对话、动作、神情描写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沿背村的人说:‘你们不认得甘将军吗?好认!瘦高个子,腰板笔直,拿一根没烟嘴的烟筒。袖口有补丁,膝盖屁股的地方也有补丁,一双赤脚,走路飞快,你看到这个人,不用问,就是甘祖昌!’”

这些简朴文字,直白生动、恰到好处地把甘祖昌的人物形象,以及“不近人情”,不为子女谋私利的性格刻画出来,有着强烈的真实性、故事性,文学审美沁人心田。

在《那山那树那人》作品中,行文上下同样注重营造审美意境,蕴藉文学品味。

“霜降后的油岭,大自然的油画。火红、绛红、明黄、橙黄、墨绿、翠绿、赭石……都在这里以植物的形象展示着生命的气韵。安溪河沿着沟谷自西向东跳荡而下,娴静地淌过数百万年前敦厚灰白的冰川沟槽,悉心地润泽着果红叶绿的红豆杉群落以及直耸蓝天的染黄的枫林。”

自然贴切的描述,把其山居秋色图、白云生处人家、绿树村边合、雀鸟杉上鸣,恰如王维的山水诗画,把大自然的纯净美、人间桃源的朴素美以及人与自然相生相谐的天人合一的至臻之美展现眼前。

正是副刊作品相对新闻报道更讲求艺术性、趣味性,以轻松的笔调、艺术的写法感染读者,因而能更好地体现报纸的人文情怀,巧妙地以“副”来发挥新闻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报纸副刊作品,注重新闻性、体现人文性,而又扬长其文学审美性,便为获奖问鼎殊增一臂之力。

(喻季欣: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第24届和第26届中国新闻奖评委;吴梦雁: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