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四条“铁律”,助你掌握人物采访写作

人物写作在报纸上独具魅力,是最吸引读者眼球的题材之一。而在这其中,文化人物写作又是报纸版面的黄金题材。纵观众多报纸,尤其是都市报的文化版或者是娱乐版,更多的是歌星、影星或者超级女生这样的人物占据主要位置,但是对于一个有品味的报纸来说,文娱版、读书版,同时也需要重量级的学术泰斗和文坛巨擘。


现在,版面上很多有关文化人物的写作,可以称之为“亚人物”写作。也就是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物写作,或者缺少人物写作应有的魅力。总体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必须写出和人物会面的现场感


例如,一位记者在有幸采访台湾著名女作家罗兰之后,曾经写过这样一段文字:

已经86岁的罗兰依然像少女一样的怕羞和爱美,她对记者说:“千万不要提我的年龄呦!”而当旁边的摄影记者要给她拍照的时候,罗兰赶紧起身照镜子整理衣服,并向我们询问:“这衬衣领子是翻在外套外面好还是塞进去好一些!”

谈话中的罗兰始终面带微笑,偶尔含一颗小话梅,声音轻柔且美好。“这是我第十七次来大陆,我小时在天津念书长大,抗战时在天津,所有的成长和青春时期大部分在天津,天津比我真正的老家关系还要密切。”罗兰每次回来都要去天津市,那种感觉让她觉得像回家。

这篇采写罗兰的文章虽然不长,但是很多人都对记者描写她的这样一段文字印象颇深,《作家文摘》等报刊还转载了这篇文章。写出和人物会面的现场感在人物写作中十分重要,没有现场感,人物就不能从纸上走到读者心里去,就不能鲜活和光彩起来。这个看似简单的要求,实际上很多记者或者作者是做不到的。还有一些记者把新闻发布会当成现场来写,其实会削弱人物的个性,新闻发布会的现场永远不是真正的现场,采访任何一个成功人士或者文化名流都必须争取是专访,争取单独和他面对面。


其次,一定要有精辟、精彩的观点


尤其是在很多文化人物的采写上,记者们挖掘的最主要东西就是人物的观点或看法。但是很多采访看过之后却让人印象不深,因为没有一两句让人印象深刻的话或者观点的文章不可能精彩。

获1996年普得策新闻奖的《她把所有的15万美元都捐给了一所大学》,是一篇“好人好事”的报道,作者塑造新闻人物的方法同我国处理类似题材的手法有很大的不同。作品对人物性格是这样刻画的:“六年级时她便辍学开始工作。一辈子没有结婚,没有小孩,也没学过开车,因为没有什么是她特别想去的。”;“她谈起死亡,平淡得就好像在说下午可能有一场雷雨。对她来说,捐赠是为了防止不测发生,就像下雨时要关上窗子以免雨淋湿床罩一样。”;“她毫不在意她的小黑白电视只能收到一个频道,因为她很少看电视;她还常常抱怨电费太高,也从不订报纸,因为她觉得太贵了。”

以上这些话语使人物的性格特征具有了多面性,人物形象立刻变得丰富、立体化了,对于我们写人物颇有启示。


第三,要有对所写的文字和文化人物负责任的态度


2007年2月16日的《文汇读书周报》头版头条是这样一篇文章《杨绛谈热门题材“钱锺书”》,文章第一段写道:“现在写钱钟书的人很多,这是一个热门题材。”“写钱钟书要有根有据,要严谨。”这是著名翻译家杨绛先生拿到自己校订过的新版《第一才子钱锺书》样书时告诉记者的。

在这篇文章中,还多次写到这样的细节如“杨绛还细心向记者指出了新版此书与初版的不同之处”,“杨绛笑着对告诉记者”等等。记者乍看此文时,不由大惊,如此生动和活灵活现,仿佛与杨绛真的坐在一起面对面了一样。难道一向低调的杨绛真的接受了这位记者的采访?后来,通过对比出版社发出的新闻参考资料后,才知道,书中这些所谓的现场采访都是记者杜撰的,是无中生有的杜撰。杨绛对于记者的此种做法也相当不满,认为是对她的极大不尊重,她甚至嘱托出版社千万不要再到报纸上做各种涉及她的宣传。

记者写文化人物,如果没有一个有责任心的态度,如果不对自己所写的文字有天然的敬畏,那么他的采访写作绝不会成功。


第四,标题必须精妙贴切


现在的人物类采访的标题,用得最多的就是人物的观点,比如:《郝明义:工作不能只是为赚钱》,《黄永玉:说我是鬼才才是见鬼》等,类似这样偷懒的标题在报纸上随处可见,有文化味儿和书卷气,甚至诗意的标题却并不多见。

例如,2003年2月,相声大师马三立去世的时候,各报铺天盖地的对这一事件进行报道。当时天津的每日新报,为追忆马三立的文章起的标题是《大师走了,相声哭了》,短小传神,令人难忘。而我在2001年2月14日上曾经发表过一篇专访著名歌手腾格尔的文章,题目是《腾格尔:午后嘶鸣的苍狼》,腾格尔开演唱会的时候已经年过40岁,而他曾经搞过一个乐队就叫做“苍狼”乐队,因此,这个问题也显得比较贴切。

著名诗人、作家赵丽宏曾经写过很多人物,其中有几个人物的标题非常有文化气息和诗意。比如,追思冰心一文的标题是《不熄的暖灯——怀念冰心》,而写著名作家、原人民日报副刊部主任袁鹰的文章的标题是《尚有情怀似旧时》,写悼念作家柯灵的文章题目是《应是屐痕印苍苔》。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一个优秀的标题直接体现出报纸的智慧。可以说,一个饱含文化含量的文章标题能够传达给读者更多的信息,为文章增色。


(本文根据中青报业务座谈会的发言整理,转载时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