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如何在新闻与文学作品中写好“人性”

在信息严重过剩、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的新媒体环境中,一般的新闻报道要引人注目是很不容易的。然而,一些贯穿人性视角的社会新闻、民生新闻近年来受到网民热捧,众多富有浓浓人情味的文本在微博、微信朋友圈中获得潮水般的转发、点赞和好评,以致于“催泪”“泪目”“泪奔”成了网络热词。


例如,这是2018年以来被网民“刷爆”的几则软新闻标题:《泪奔!儿子见到穿军装的人就喊爸爸,维和战士潸然泪下》《陈可辛<三分钟>原型列车员  真实上演站台母子相聚》《他不回家,我不敢死!半世纪寻子感动了整个朋友圈……》《9岁男孩背弟弟雪中走了近一小时山路,只为了……》。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青年报等主流媒体的网站、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贴近社会生活,开设“暖新闻”栏目、专题,或成立“暖新闻”联盟,推出了不少反映普通民众泪与笑的温馨文本,其平民情愫、人文关怀让无数网友瞬间热泪盈眶。


处于特定社会关系、社会环境中的人,是新闻报道的根本对象。与人的关联、人的鲜活存在,是新闻价值的根源。即便是普通人的生命、生活,也不能被轻易忽视。美国“新新闻主义”代表人物盖伊·特立斯曾精辟地指出:“每个人都是一本小说”。挖掘芸芸众生、市井百态中的感人故事,打开不同人物的心灵之窗,感知普通人身上散发的人性温暖,这“需要记者把新闻写作当艺术那样,用艺术家那种苦心孤诣的精神,钻研写作艺术,勇于探索,尽善尽美,不留遗憾。用人性的观点和一套娴熟、敏捷和精确的手法采写你的作品。”①当然,由于新闻的本质属性及时效要求,记者不能虚构事实,不能像文学艺术家那样焚膏继晷、呕心沥血、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艺术化境,但中外文学经典在揭示人性的广度、深度和叙述技巧方面,给我们留下了永恒的智慧典范


一、价值目标:唱响美好人性的颂歌


人代表了世间万物最高的美,生命因美好的人性而精彩。文学艺术美的本质因素和中心内容是人性,文学作品就是用丰富多样的艺术手段透视人性的复杂、多层次。古希腊神话和史诗是欧洲文学艺术的源头,它们表现了人类童年时代的纯真和天性,其中蕴含的美学和人性意蕴曾被马克思推崇到极致。马克思盛赞它们在某些方面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具有超越时空“永久的魅力”。②而作为中国文学源头的《诗经》,同样铸造了不可思议的人性高度。特别是《蒹葭》《黍离》《采薇》《子衿》《桃夭》等篇章中流淌的人性咏叹、诗意回响,可谓“美得让人窒息”,虽历经千百载而能被传唱不息。


昭示人性精神的文艺传统,被后世众多的优秀作家所继承。反思“人性恶”、批判“假丑恶”的一面,唱响美好人性的颂歌,是作家们追寻的一种价值目标。凡是能够恒久流传的经典作品,必定在呈现人性方面有其独特的创造。“文学以其他事物皆不具备的方式使我们的生命充盈丰沛,让我们更具有人情味。我们读得越多,越能体会到文学的这股力量。”③莎士比亚、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肖洛霍夫、曹雪芹、鲁迅、沈从文、莫言等大作家,他们的作品中蕴含着非同凡响的人性体验。


以沈从文为例,他对自己审美理想的告白,体现了人性探索是其创作的根本动力:“这世界上或有想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山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匀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④遵循这样的价值理念,沈从文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湘西“边城”水墨图景中的人性美、人情美。


不可否认,文学中的人性书写,虽有现实人生的依据,但其故事情节往往具有虚构、想象的成分。换言之,文学以艺术虚构的方式将理想的生命世界具象化、现实化,表达对于美好人性的呼唤。而新闻的真实叙述,也需要聚焦现实特定社会环境中人的基本属性。彰显生命价值,书写人性光辉,应该是新闻精神不可或缺的维度。华尔街日报的资深撰稿人威廉·E·布隆代尔谈到新闻要讲述人性化的故事时说:“所有被称为伟大的故事,都来自伟大的创意,几乎在所有伟大的故事创意中,都有一种人性的展现。”⑤无问古今东西,美好的追求、无私的奉献、善良的品质、纯真的情感、高贵的道德和洁净的灵魂,总是能够触动人们心灵深处最柔软的琴弦,引发其内在的共鸣和震撼。这便是人性的力量,一种让任何人都难以释怀的温暖。


人性化报道有着较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能够引导人们向着美好的精神境界提升。新闻以“真善美”为价值尺度衡量人生百态,挖掘普通人的高贵人性与大爱,在“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对做好正面宣传将是有力的推动


二、叙述重点:发掘日常生活中的人性特质


人性是抽象和具体、共性和个性、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的统一体,它并非永久不变。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人的实践发展,决定了人性的差异存在与动态生成。作家最擅长于从日常生活的具体情境中去传达人性感受与审美体验。


周而复始、貌似平淡的日常生活,需要我们细微体察才能感受其中潜藏的人性特质。沈从文便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诗意,表现“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于人性的生命形式”。其杰作《边城》以朴素、明净的笔调讲述了一个清纯凄美的爱情故事。这篇小说着力从湘西生活中的常见事件塑造人物,诸如摆渡、端午节赛龙舟、捉鸭子比赛、看碾房、说媒、斗歌等,人性的内涵就在普通人生活的细微叙述中慢慢显现出来。美丽纯真的女主人公翠翠,与英俊的青年水手傩送默默相爱,最后却以悲剧结束。作者不动声色的叙述背后,饱含对美好人性遭遇巨大不幸的深忧隐痛:“这个人(傩送)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⑥小说结尾,善良的翠翠陷入了无尽的等待。作家以悲悯的人文情怀,表达对人物的生存状态和生命本质的思索。


社会生活的外在形态丰富驳杂,优秀的作家能够把日常片段、生活场景“点石成金”,使之成为人性寓言。如萧红的自传体小说《呼兰河传》,以优美的散文笔法写出了旧中国北方小城平民卑微生活的愚昧、绝望与温情。作品中的亲情描写,是其亮点之一。萧红的童年是孤独、不幸的,但因为有了慈爱的祖父,她幼小的生命才有了悲凉中的慰藉。“祖父到鸡架那里去放鸡,我也跟在那里,祖父到鸭架那里去放鸭,我也跟在后边。我跟着祖父,大黄狗在后边跟着我。我跳着,大黄狗摇着尾巴。”⑦这些质朴的生活场景,读来让人感觉格外亲切。年迈祖父给予萧红的人间温暖,使她寂寞的童年增添了些许明丽色彩。


像作家那样体味社会人生,以洞察人性的眼光审视生活,记者采写的内容就不只是纯粹的新闻事实。按照西方一些资深新闻学专家和新闻工作者的观点,“如果记者有意去做,大多数报道都可以从人的角度去写”。⑧毫不夸张地说,所有新闻的发生,都与人有直接或间接的关联,虽然有些报道并没有写到具体的人。


新闻事实中只有具备了人的因素,才更能贴近受众,更具有价值。名记者卢跃刚在谈到新闻中的“人”与“事”时曾指出:“新闻事件是社会的、历史的,更是人的,一个立体的人呢,他有情感,有心理动机,他的一系列行为构成了社会事件,关注新闻事件的‘人’的因素,这就是文学眼光。”⑨人的生存利益、复杂情感、终极命运,人的坚忍不拔、自强不息、奋力抗争、精忠报国等精神,能够有力提升新闻报道的意义内涵。


新闻中的人性发掘,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新闻理念,用心走基层,用情写群众”,以博大的爱心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报道火热的实践,“把普通百姓作为报道的主角,真正做到为人民采写、为时代放歌”。⑩新闻工作者将目光聚焦广大人民群众,关心寻常百姓的生存现状和精神向往,真实地报道普通人对美好生活的新追求、新创造,深情唱响他们在新时代的命运交响曲,使新闻具有一种向真、向善、向美的价值品格。


从对人的关注和关怀角度来看,固然重大事件如突发灾难、激烈的矛盾冲突是对人性的深刻考验,但琐碎、平凡的日常生活正反映了人性的常态。折射美好人性的亲情、爱情、友情,以及自强不息、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扶危救困、舍己为人等美德,在日常生活中都能给予我们深切的感动。


人类各种情感首先是建基于亲情之上,记者以独特的题材呈现人性亲情,便能够赋予作品以温度和深度。厦门卫视2016年3月20日播出的电视访谈《为85岁爷爷拍照》,以一位普通摄影师为爷爷拍照的事件为契机,探讨了当下现实环境中两代人、三代人之间如何温情相处,进而实现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的话题,张扬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孝道观念和敬老博爱的传统文化。该作品获得第二十七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数码相机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拍照成了生活中再普通不过的行为,但“孙子为85岁爷爷拍时尚大片”却引来媒体争相报道、网民火爆刷屏。“百善孝为先”,孙子对生活在乡野的爷爷的爱心和亲情回馈,令无数受众为之动容。


人性深处的善和美,在先进人物的言行和事迹中尤其令人瞩目。如获得第二十七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广播访谈《“新愚公”李保国》(河北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率2016年12月31日播出),从平凡的生活中开掘出了不平凡的人性闪光点。《“新愚公”李保国》展示了太行山里的当代“新愚公”——河北农业大学李保国教授在邢台前南峪、岗底村等帮扶基地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感人故事。访谈对象以朴实的语言,讲述了李保国35年如一日扎根太行、一心为民的博大爱心。这位“把自己变成农民的扶贫教授”,熟悉太行的每一处沟沟坎坎,其生活、工作跟人民血脉相连。他对人民发自肺腑的爱,爱得炙热、深沉,显示了人性的伟大。


人性化介入新闻报道,是在真实记录和传达的基础上拓宽叙事视野,再现流动变幻的民生世相。着眼于人的精神价值,新闻报道的题材和内涵将得到很大的延展。


三、张力呈现:多方面传达人性价值


人性内涵往往会通过日常的语言、行为和细节显现出来,特别是在矛盾、不相容或紧张关系的“张力场”之中。杰出的作家善于营构文本的张力,使人性在复杂的生活情境中渐次呈现。如托尔斯泰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多层次、立体描写,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人性和灵魂的残酷拷问,曹雪芹红楼世界中的“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鲁迅笔下的“国民性”剖析,这些大作家创造的具有张力性的文本,向我们展示了人类心灵无与伦比的内在体验和精神宽度。


文本中的张力,是将某些不协调的因素组合在一起,大作家写起来却是如同行云流水、合乎自然。如《红楼梦》第十七至十八回中的“元妃省亲”这一情节,原本是贾府繁华的巅峰,但曹雪芹将喜庆与哀伤、富贵与幻灭等对立因素并置于叙述之中,浮世喧嚣、热闹的背后是掩饰不了的悲凉。元妃短暂的省亲过程,小说数次写到她情不自禁地哭泣:在贾母和王夫人面前“满眼泪垂”“呜咽对泣”,对父亲贾政“隔窗含泪”,看到弟弟贾宝玉时“泪如雨下”。元妃安慰贾母、王夫人的话,也是含有张力的人性化语言:“当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好容易今日回家娘儿们一会,不说说笑笑,反倒哭起来。一会子我去了,又不知多早晚才来!”11元春虽贵为皇帝的妃子,但她说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又不知多早晚才来”,其中潜藏着难以言传的辛酸、幽怨和哀伤。这些叙述字字珠玑、句句精彩,赋予了元春以人性。接下来元妃点的四出戏《豪宴》《乞巧》《仙缘》《离魂》,看似热闹非凡的场景后面,埋下了贾府衰落、颓败的伏笔。


新闻中的人性叙述,当然不能以文学的标准来衡量,但记者可以在取材、构思和表达技巧上着力凸显新闻事实中内在的张力。新闻作品中的张力,是“反常性”新闻价值的体现。在具体的采写实践中,记者可以从人物关系、场景、语言、人与自然等方面,激活文本叙述的张力。


1.人物关系张力
每一个人都是生活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往往能折射具体的人性。富有张力的人物情感关系、利益关系、伦理道德关系等,更能显示人性的内涵。2018年2月18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新春走基层”栏目讲述了这样一个人性化的张力故事:15年前,山西的夏占海痛失爱子,事故后失忆的妻子梁巧英常问“儿子去哪儿了?”为宽慰妻子,夏占海谎称儿子在外地打工回不来,直到多年前在电视里看见和儿子长得“一模一样”的上海民警姜经纬。一个持续5年、跨越千里的美丽谎言就此展开,素昧平生的姜经纬与夏占海配合,一直在努力尽“儿子”的义务。2018年春节,姜经纬前往从没去过的山西“老家”,看望那里的“父母”。抓着姜经纬的手,看着这个“大儿子”,梁巧英唠叨最多的就是团聚,团聚。乍一看,上海警察“骗”了山西老人5年,这是“不诚实”“不道德”的,但细思量背后的原因令人唏嘘感叹。人物关系之中的“骗”与“爱”,构成了对立与平衡,人性的温馨与善良显露无遗。


2.场景张力
意外事件、突发灾难、群体冲突,无疑是对人性的一种考验。新闻抓住其中具有震撼力的场景,便可以延展出触动心灵的人性故事。2017年8月11日,一张九寨沟地震救援现场照片刷爆朋友圈:乱石飞泻处,众人逃离时,一位武警战士却逆行冲向塌方地段。“别人忙着逃命,你们却忙着救命,致敬英雄。”这张照片感动众人,网友纷纷为英雄点赞。12武警战士张国全不惧山体塌方的危险,和战友们一起帮助群众转移,无愧于“最美逆行者”“最帅背影”的深情赞誉。在随后华西都市报的专访中,张国全对自己的意外走红不以为然:“我只是无意间成为所有救援人员的代表,我和战友一样,只是做了该做的事情。”13朴实、真挚的话语表明,参与救援的全体武警战士都是英雄。


3.语言张力
语言的矛盾表述、异质组合,看似不合乎逻辑,但它在特定的语境中却是人性的写照。据新华社报道,在2018年2月22日的平昌冬奥会男子短道速滑500米决赛中,武大靖以创世界纪录的成绩夺冠,为中国代表团赢得本届赛事首枚金牌,也为中国男子短道速滑夺得奥运首金。他表示,如果这枚金牌能掰开的话,他想分给中国队每人一块。武大靖的这番话“燃爆了”,金牌掰开给中国队分享的想法,是一种语言的张力,但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武大靖的集体意识和荣誉感。


人物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张力性语言,常常能给受众带来强烈的感知冲击。2018年1月20日,四川内江的一名消防战士吴俊寰为搜救被困群众,被突然倒塌的一堵墙埋压牺牲。1月22日,吴俊寰的妻子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恨他,我不想让他走,想他好好活着,健健康康地活着……”丈夫的离去,周芳芳至今难以接受。但缓和了一会后,她强忍泪水。“从认识那天起,我就理解他是一名消防员,理解他的工作。”周芳芳说,她理解丈夫此次救火是他的职责,是他的工作。“我为他感到骄傲,感到光荣。”14“恨”与“爱”的张力,是人性深处的搏击。惟其如此,英雄的逝去更令人痛惜,更令人尊敬和怀念。正所谓“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4.人与自然的张力
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是我们的追求,但现实中总是存在人与自然的种种冲突与张力。新华社2012年6月20日播发的长篇通讯《“三西”扶贫记》,写到宁夏西海固、甘肃定西、河西这“三西”地区的人民与恶劣自然环境、贫瘠土地的斗争,堪称可歌可泣。在“穷山恶水”之间挣扎的“三西”人,奋力治山理水。一位名叫王永瑞的“当代愚公”,孤身一人在定西市安定区白碌乡种了30年的树。白碌乡太旱了,他种树成活率只有1/10。死了种,种了死。种了死,死再种。在这苦痛的轮回中,王永瑞始终不肯放弃。记者问:种一棵死一棵,有意义吗?老人掩面痛哭:“种不活树,死了我也闭不上眼。”新华社2013年9月25日播发的另一篇通讯《“三北”造林记》,写了很多像王永瑞一样的造林英雄。宁夏彭阳的农民李志远双腿骨折,几近瘫痪的他爬着、跪着,穷尽自己的力量绿化荒山。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在漫长的种树过程中,他奇迹般重新站立在大地上,连拐杖也扔了,甚至可以骑摩托车。人与自然的抗争,人性焕发出不屈的力量。这使我们想起海明威《老人与海》中的硬汉子精神,永不言弃、永不服输。王永瑞、李志远不过是普通农民,但他们体现出的韧性、执著,是钢铸铁打的硬汉子。


新闻中无论用何种技巧,都不能刻意去煽情、滥情,而是以真实、真情叙述捍卫人性尊严。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在接受1949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时的演说词中曾说:“我相信人不仅仅会存活,他还能越活越好。他是不朽的,并非因为生物中唯独他具有永不枯竭的声音,而是因为他有灵魂,有能够同情、牺牲和忍耐的精神。”文学家的职责就是写这些东西。“作家的特殊权利就是帮助人坚持活下去,依靠鼓舞人心,依靠让他记住,勇气、尊严、希望、自豪、同情、怜悯和牺牲,这些是人类历史上的光荣。”15不只是作家以此为担当,“与党和人民同呼吸、与时代共进步”的新闻工作者更是如此。尊重生命、弘扬人性价值,这是新闻舆论人文导向不可或缺的维度。


[本文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暨南远航计划”(批准号:15JNYH004)的研究成果]


(作者系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注释:
①李希光:《畸变的媒体》,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0、78页。
②[德]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页。
③[英]约翰·萨瑟兰:《耶鲁文学小历史》,王君译,中信出版社2016年版,第9页。
④沈从文:《习作选集代序》,《沈从文全集》第9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2页。
⑤[美]威廉·E.布隆代尔:《〈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徐扬译,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第213页。
⑥沈从文:《边城》,《沈从文全集》第8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152页。
⑦萧红:《呼兰河传》,《萧红文集》第2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114页。
⑧[美]凯利·莱特尔、朱利安·哈里斯、斯坦利·约翰逊:《全能记者必备》,宋铁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01页。
⑨张志安:《记者如何专业:深度报道精英的职业意识与报道策略》,南方日报出版社2007年版,第4页。
⑩新华社电:《刘奇葆在新华社调研时强调  用心走基层  用情写群众》,人民日报,2013年1月24日。
11曹雪芹、高鹗:《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39页。
12曹菲:《乱石飞泻  他涉险逆行  九寨沟地震  最美逆行照刷爆朋友圈》,华西都市报,2017年8月12日。
13曹菲、多吉旺姆:《华西都市报专访最美逆行者张国全  一心只想冲上去  赶快把他们救出来》,华西都市报,2017年8月13日。
14姚永忠、袁伟、刘海韵:《“我在救火”,这四个字成为他与妻子最后的话……》,成都商报客户端,2018年1月23日。
15[美]威廉·福克纳:《福克纳随笔》,李文俊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第122—123页。